近期我們就“關于學習的好習慣分享”這一專題開展了討論,已經與家長孩子們討論了不少能夠幫助孩子們做好學習的好習慣培養,對于這一專題我們也收到了不少家長孩子們的積極回饋。
其實對于習慣培養,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經歷的,可能是有意識地去養成,也可能是無意識中就潛移默化地形成,習慣的形成,是需要對于這個動作,有意識或是無意識地進行重復,同時還需要經過時間的積累,從而慢慢形成習慣。那么對于孩子的學習而言,我們培養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是為了孩子能夠更高效率地做好學習,其實更多是體現在于幫助孩子使用更少的時間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而對于我們前面和家長孩子們討論的“關于學習的好習慣分享”這一專題后,不少家長們在與我們談及孩子教育這塊時,也提出了我們是否可以做一些關于教育上的好習慣、好方法分享。我們很高興家長朋友們能夠提出自己的需求,其實這樣我們也能更了解大家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今天我們決定開啟這一專題:關于家長們做好教育的好習慣分享,今天在這里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討論的好習慣分享主題是:想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做好傾聽。
傾聽,是我們與人進行相處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但是傾聽指的并不僅僅只是我們在與他人進行相處過程中,聽別人講話的這個動作。傾聽,是需要用心去聽,同時要具備有思考能力去理解。我們常常會覺得傾聽其實就是聽對方說話,但是對于這個過程,其實這樣是不合理的,我們之所以需要進行溝通,是為了信息交流,而這個信息,往往并不僅僅只存在于我們溝通過程的內容的表層含義,大部分時候我們還需要結合過往與之相關或是不相關的一些知識進行聯合理解,同時我們可能有時候也還需要通過表層含義,去進一步對于其內在含義做一個思考了解,才能夠最終組成表達者內心真正想要表達的含義。
那么對于我們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即使拋開教育本身,我們來談談我們與孩子的日常相處,其實想要維持好這份相處,好的溝通必不可少,而好的溝通是需要雙方都在溝通的過程中去做到努力的,對于孩子們而言可能很難有這樣的意識和方式方法去促進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所以對于孩子在溝通中的努力,我們可以將我們的需求告訴孩子,希望孩子能夠做到什么樣的溝通,這樣引導孩子去做好表達和理解,而對于我們自身而言,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做好努力,才能去引導孩子與我們一起做好溝通。而傾聽,不僅僅作為我們與孩子溝通過程中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我們想做好與孩子溝通里努力過程的重要基礎。
做好理解的基礎,我們才可以開始討論我們應該如何真正做好傾聽這件事:
第一,傾聽前,引導、鼓勵孩子表達。每個孩子脾性不一樣,有些孩子可能喜歡表達,而有些孩子則可能在表達這件事情上較為內向,那么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通過引導和鼓勵孩子去表達。生活中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能僅僅只靠猜,凡事應該具備依據而非臆想。孩子表達內心想法,這才具備有傾聽的過程,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
第二,傾聽過程中,認真、耐心和細心聽孩子表達。這樣可以激發孩子表達的自主積極性,更有利于孩子建立表達自信心。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沒能對于孩子的表達,予以正向的態度,或是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態度是帶有負向能量的,那么孩子可能也會收到一些負面能量的信息,孩子可能會從內心產生對于表達的抵觸情緒。
第三,傾聽之后,及時予以孩子反饋。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而不能僅僅只有一方在參與。所以對于我們與孩子的溝通過程,其實是一樣的,表達正向的態度,傾聽孩子的想法,更要及時予以孩子我們傾聽內容后的反饋,讓孩子了解:我們對于孩子表達的內容是否已經理解?以及我們對于孩子表達內容的想法是什么?及時的反饋是溝通傾聽后必不可少的。
傾聽,是做好溝通的重要基礎,而溝通則是我們做好孩子教育的重要基礎。所以想做好教育,我們需要關注與教育相關、對教育會產生影響力的各個方面,從而促進我們做好孩子的教育,幫助孩子真正做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