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周圍,總會遇到孩子做事粗心,生活中完全做到不粗心的人是很難存在的。成人還丟三落四的時候,孩子馬虎一點,并不值得大驚小怪。面對孩子看錯題,落點小數點,家長們沒有必要把問題看的那么嚴重。
如果我們去認真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這樣一種問題,很少有孩子所有的功課都粗心。他們還可能會把語文中所有的知識都看錯,有時候,孩子的粗心也是有規(guī)律的,他們甚至有自己的粗心點。
面對粗心的孩子,媽媽要拿出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心去對待孩子,慢慢想辦法,千萬不要盲目指揮,亂批評,更不能期望孩子一蹴而就。孩子信心的好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如果面對孩子粗心問題,媽媽與其去批評孩子,給孩子上“思想政治課”,不知如何具體地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結癥所在的話,采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結局為問題。
我們可以準備一個錯題本,把孩子的問題在思想上和意識上進行糾正。孩子以后再遇到類似問題,大腦就會自動剔除預警和反應,這樣,孩子“粗心”的現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這就如人在冰上走路,因為冰很滑,所以要小心翼翼地走,因為小心翼翼,所有犯錯誤的可能性自然會少很多。
遇到孩子粗心的問題,一般的媽媽要么抱怨,要么批評,但這樣做往往娶不到好的效果。父母如果換一種思維,努力去尋找孩子的細心點,并不是時機的肯定孩子,鼓勵孩子,孩子便會感覺自己真的的很細心。當孩子的細心點越來越多時,細心便成為了孩子一種習慣。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養(yǎng)成的。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無序的家庭中,沒有一定的作息時間,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那么孩子做事情也會丟三落四,所以這個時候父母要引導孩子養(yǎng)成整齊有序的生活習慣。生活上,讓孩子養(yǎng)成保管好物品的好習慣,不僅是學習用品,其他的一些東西也是一樣,所以,對于孩子的粗心,需要父母多多花時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