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東回到家后,馬上把電視機打開,但是,動畫片的片尾曲響起來了,動畫片結束了。本來被老師留在教師李做作業,東東心理已經很難過了,這次,連他最喜歡的《美少女戰士》大結局也錯過了,東東傷心地哭了起來,并向媽媽抱怨說:“我覺得自已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可是每天的事情太過了,要寫作業、看電視、復習功課,還要幫媽媽做家務、鍛煉身體……我覺得時間太不夠用了……”
從上面的事例來看,教會孩子做事有計劃是很重要的。做事有計劃不僅是一種好習慣,更是人生性格的一個重要部分。對于孩子來說,做事情缺乏條理,沒有計劃是兒童時期的一種自然反應,但如果此時媽媽不注意引導,孩子往往會養成不良的個性,從而給一生帶來麻煩,孩子做事條理分明的好壞并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因此媽媽不能心急,要柱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細節中培養孩子做事有計劃的好個性。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做起事來總是拖拖拉拉、做做停停,根本不會有什么計劃性而言。因此,媽媽要想孩子做事有計劃,首先必須要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什么時間不應該做什么事情,讓孩子養成做事有計劃的前提。
我們要監督孩子嚴格按照計劃做事情。雖然孩子制定了學習計劃和零用計劃,“一日三省”是孩子每天很必要的環節。因為反省容易讓孩子發現自己執行計劃時的遺漏,清楚自己的得失。父母要引導孩子做每日事,讓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