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育心理學家都十分重視學習效率的培養,他們認為,當一個小學生對于所要學習和記憶的內容有著濃厚興趣的時候,大腦皮層會產生興奮優勢中心,學習和記憶就會更加主動積極,不但不會感到這是一種負擔,而且饒有趣味,效率很高。理論和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發展記憶力,觀察力、創造力等等多方面能力的動力。
滿懷興趣地去學習,會使你在知識的天空中快樂自由的翱翔。獲得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情緒。面對同一事物,不同情緒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樣面對明媚的春光,情緒高昂的人會為之歡欣鼓舞,奮發上進;情緒消沉的人則會為繽紛的落花而傷感,為紛飛的柳絮而惆悵。同樣面臨一座山,情緒高昂的人會為自己戰勝重重困難,攀上頂峰而興奮激動;情緒低落的人,則會對在荊棘叢生的羊腸小道上跋涉感到苦不堪言,而最終止步不前。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怎么控制?就從身邊事、手頭事、腳下事開始,從寫一個字記一個單詞,算一道題,理解一個公式開始。硬要施加一個快樂的意念,硬是不讓低落的情緒干擾自己。快樂的意念施加久了,就成為了習慣,成為一種在苦難面前也滿懷興趣去思考,去實踐的習慣。
暗示既那能產生正面影響,也能產生負面影響。每當學習是,要滿懷信心,充滿自信,心情愉快,將暗示訓練與實際學習活動結合起來,就是說帶著訓練產生的愉快心情去學習,效果就會好。如此長期反復學習,就會形成信念,發揮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