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是外語學習中獲得信息的一種手段,也是外語學習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各類考試中閱讀題必不可少,而且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的,這就要求閱讀者必須具有一定的速度和準確性。要想達到這個標準,必須改正不良的閱讀方法和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一、跨越生詞障礙 影響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莫過于生詞了。若把閱讀過程比作一條奔流的小溪,那么生詞便是頑石、溝坎,使溪流不斷回漩激起浪花,沖過去便漸入佳境,沖不過去便成為一潭死水。 跨越生詞障礙,可以通過猜測詞義來解決。猜測詞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據語境、定義標記詞(means, refer to...)、重復標記詞(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列舉標記詞(for example, such as...)以及同位語、同義詞、反義詞或常識等。有時很難猜出一個詞的真正意義,這時只要我們能看出它的詞性、在句中的作用,不影響閱讀就足夠了。 生詞問題解決了,就為以后的閱讀鋪平了道路,但還存在一個閱讀習慣和技巧問題。造成閱讀速度慢的另一原因就是逐詞閱讀。 二、克服逐詞閱讀,養成成組視讀的習慣 常見有人閱讀時總是一個詞一個詞地讀,且常伴有一些習慣動作,如用手指、擺頭等,這些都是速讀的障礙。成組視讀是一種科學的閱讀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讀的句子盡可能分成意義較完整的組群,目光要盡可能少地停頓。其次,讀的時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個詞上,而應停在第二個詞上,用兩眼余光看這個詞兩側的詞。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要高一些,這樣映入眼簾的便是詞組而不是單個的詞。 三、讀的時候要少眨眼、不擺頭,只要眼球來回轉動就可以了 保持坐姿端正,書本應放到眼睛正前方,眼睛與書本距離大約一尺為宜。這樣,才能保證同一適當距離、同一視角范圍內盡可能多地攝入文字信息。 四、成組視讀 成組視讀的關鍵在于它既不是默讀(心讀)更不是朗讀,而是通過目光在外語與大腦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系,即外語思維。這是一個簡捷快速的過程,非經過大量閱讀訓練的妙手豈能偶而得之。 熟練的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讀物內容和文體,調整閱讀速度,并利用頭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借助盡可能少的文字信息進行選擇、推測和推理。因此,想要在考試中拿高分,平時就應去掉那些不良的閱讀習慣,掌握快速閱讀的技能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