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建立好習慣,其實也是培養孩子向新面貌發展。我們常說,好習慣,是能夠幫助我們事半功倍地完成事情,而反之壞習慣自然也就是會導致我們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對于孩子們的學習,有利于孩子去做好學習這件事情的好習慣,其實是非常多的,感謝家長朋友和學員孩子們對于這個系列的支持和積極反饋,我們也會堅持在這個系列中持續更新來和大家一篇分享一個好習慣,幫助孩子更高效率、高質量、輕松地做好學習。今天,我們想在這里來和大家分享的關于在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的好習慣培養,是我們建議家長朋友們應當鼓勵和培養孩子養成主動、獨立地去做好學習的習慣。這個內容是基于在做好學習的基礎上,培養孩子主動、獨立去做學習的品質。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我們一直鼓勵家長朋友們以引導的態度去做好孩子的教育,那么這是否與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主題內容中心點產生沖突呢?其實是不會的,這是不相矛盾的。我們需要清楚,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對于孩子的教育,我們永遠都是需要起到最為基本的后盾作用,也就是即使我們鼓勵孩子主動、獨立地去做一件事情,也一定不能夠是完全放手任由孩子自由發揮的,而是需要盡可能地給孩子空間成長,但我們還需要做到一定程度的引導和監督、陪伴,其實這是一個依賴性減少的培養過程。
而對于鼓勵孩子主動、獨立地去做好學習,之所以這會成為我們認為值得拿來與家長朋友們進行討論的一個好習慣話題,其實也是不少家長朋友們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確實存在有過度給予孩子依賴力量的問題,而這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這對于孩子而言其實是不利于成長的。我們不否認,即使孩子對于家長依賴性較強,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做好成長,但是我們也需要清楚,這樣的成長,確實是較為緩慢和收獲較少的,因為對于我們孩子而言,如果習慣性地依賴于家長,那么不僅在心智成長上難以達到一個理想狀態,也會在能力成長上有所受限。
培養孩子做好學習,我們不僅僅需要關注于孩子的各個方面學習能力成長,以及知識點涵蓋,這些是必要也是基礎更是目的所在,但是我們也需要在這個基礎上,更為注重做好對于孩子的人格、品質精神培養,因為這也是伴隨孩子一生,對于孩子一生的成長、發展都會起到至關重要影響的因素。過往生活中,我們也了解到不少時候家長朋友們都是親自上陣輔導孩子功課,這確實也是有必要的,因為對于孩子們當前的學業來說,確實許多時候孩子的學習負擔是比較大的,而孩子本身能力發展也是具備有比較大壓力的,這時候也就需要有一定的外力來幫助孩子更好地做好學習。但是我們不能完全給予孩子依賴空間,這是指我們還是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獨立成長的空間,讓孩子能夠有空間去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因為我們對于孩子的培養,應該是注重于對于孩子自身成長的培養,而不能夠是依賴于我們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要讓孩子清楚自己是需要且具備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鼓勵孩子多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能力。
此外,我們不僅要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注意只做好引導而減少直接為孩子提供解決方案的教育方式,這是引導孩子建立獨立思維的關鍵,我們也需要在孩子的生活中,注意做好對于孩子正確利用外力工具去幫助自身成長,比如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會存在有不少孩子喜歡邊翻課本和筆記邊做作業,這樣的方式就非常不好,不利于孩子們的學習,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先復習課本和筆記知識點,再去完成課下作業,這樣才是思維上的一個正確流程,對于孩子才能真正做好學習,復習課本和筆記知識點是一個加深理解和融會貫通的過程,而課下作業則是將知識點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進行嵌入來幫助我們做好知識點應用的情況理解,進一步鞏固我們所學的知識點。
所以,對于鼓勵和培養孩子主動、獨立地去做好學習的習慣,是為了讓孩子真正能以獨立的思維去思考和處理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減少在遇到問題第一時間的外力依賴性,樹立孩子自主獨立思考和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