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曾與家長朋友們討論過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會分為前面的預習過程,和中間的聽課學習過程,以及課后的復習過程。我們也有在其中與我們的家長孩子們大致討論過,對于我們整體的學習過程,孩子們對于不同的版塊,應該怎么做才能做好。
今天我們想在這里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討論的,是對于我們的孩子們,在課后的復習過程中,可以如何引導或是說培養孩子去正確地做好復習過程。其實雖然我們在前期的文章中也與家長孩子們討論過這一板塊的內容,但是不少的家長朋友還是覺得不足夠詳細,或者說對于一些細節點沒辦法很好地理解、體會到,所以今天我們想在這里單獨對于這一板塊來做一個詳細討論,希望能夠給家長朋友們做好這方面的教育,同時也希望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做好學習。
對于復習過程,我們很清楚,這是對于知識的再次學習,也就意味著我們在進行復習過程前,我們對于這部分知識一定是要先學習過的,才有可能進行復習過程。而因為從過程連續性上來說,我們想談如何做好復習,是一定不能夠僅僅只談復習,也需要關注預習和聽課學習的過程,在這里我們也簡單提一下這兩個板塊,如果家長朋友們關注詳細的內容,可以查看一下我們前面對于這兩個版塊推出的針對性文章。
對于預習,其實就是對于該部分知識的第一次學習過程,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是通覽一遍知識點,看看是否能夠理解,以及存在有哪些困惑或者自己理解上存在需要確定的點,記錄后作為聽課學習過程中重點需要聽老師講的內容。而在聽課學習過程中,其實重點有兩個:一是聽懂理解,二是注意做好筆記。在做好以上這兩點的基礎上,我們才能來討論如何做好復習。
復習過程,一方面是出現在于我們每次知識點學習完畢后,需要進行功課的復習,一方面則更為常見在于考試之前,我們也會對于知識點做一個系統性的復習,以用更為完整的知識儲備來應對考試。那么對于這兩點,我們分開來討論:
第一個情況,我們在學習完一部分知識點后,需要進行一個復習的過程。那么對于這個過程,我們需要注意兩個點:一是我們需要在學習完這部分知識后,進行復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是對于所有知識的全盤復習,也就是需要完整地過一遍,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看看我們在預習的過程中,所不會的那部分知識點,或是我們在理解上存在有不確定的點,現在我們是否已經解決了。
二是我們需要看看在我們前期的預習及聽課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存在有錯誤認知了知識點的情況,但是實際學習后卻并不是這樣,那么對于這一部分,也是需要我們重點注意的。在這個復習的過程中,注意做好這些情況的分析記錄,并及時對于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進行記憶,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復習的過程,我們一定要牢記,不僅需要通覽知識點看看是否已經了解并掌握,也需要及時對于需要記憶的知識進行記憶。
第二種情況,對于考試前的復習過程,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來討論:系統性、記憶、查漏補缺。
第一點,系統性,是指我們在考前對于知識點的復習,一定要足夠系統,不能看一部份不看一部份,因為對于我們的考試而言,大部分時候考查的都是對于知識的綜合性應用,如果我們僅僅只對于其中自己想復習的一部分知識進行復習,卻忽略另外一部分知識,即使被忽略的那一部分是我們此前已經掌握的,也可能會影響我們對于整體知識的掌握,因為經過一定時間后,我們可能也會很難依舊保持最初對于這部分知識的牢固掌握。
第二點的記憶,因為從科學角度分析,每個人的記憶都是具備有自身能力規律的記憶曲線的,而對于知識點,如果我們沒有定時對其做好記憶,那么就很容易導致我們對于這部分知識點的記憶會慢慢減弱,甚至出現記憶丟失的情況。
第三點,查漏補缺。其實這一點很簡單,不會的地方,我們要補上這部分內容,也就相當于出現了一個漏洞,我們將它補上才能形成我們完整、系統的知識網。
培養和引導孩子做好復習過程,能夠幫助孩子系統化地做好學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需要重視的過程,所以我們也需要和孩子做好溝通,用正確、適當的方式引導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