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常與家長孩子們討論到學習的過程拆分,我們在此前的文章中,有和我們的家長孩子們討論過,對于孩子們的學習過程,從大的方面討論,可以大致分為預習、學習和復習的過程,這里面的學習一般指聽課,也可能是自學或是其他渠道來進行。而無論是這其中的哪一個過程,其實對于我們整個學習過程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我們在此前的文章中,其實對于這幾個過程也做了一個淺層面的討論,但是還是有不少家長反饋希望對于這幾個過程能夠有一個更為深入的討論,以此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做好學習。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重點來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討論一下對于我們整體學習過程中——預習過程的詳細討論,我們可以如何教育孩子來正確地做好預習過程。
預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對于知識的第一遍接觸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我們可以先思考一下預習是為了實現什么目的?以結果為導向,我們再來思考如何正確做好預習過程。對于預習的目的,我們在過往也與不少家長朋友們討論過這一話題,在這其中有的家長認為預習就是先將知識過一遍,大概知道我們在接下來在這一板塊中所需要學習的內容;也有家長認為,在孩子們的預習過程中,其實就是將知識進行掌握的過程。
那么對于實際而言,這里面哪一種想法是正確的呢?其實都不完全正確,我們對于知識進行預習,不是僅僅只為了大概了解我們接下來所需要學習的內容,但也不是要求我們在預習的過程中,就需要將這一板塊的知識完全做到理解掌握。預習的目的,第一點是我們需要清楚自己將在這一板塊的內容中學習的知識有哪些,第二點則是我們需要提前了解這些知識的原理,第三點則是我們需要找到自己對于這部分知識里所存在不理解或覺得掌握上有難度的知識點。那么下面我們就開始來以結果為導向,從這三個方面去展開和我們的家長孩子們一起討論:如何正確做好預習過程。
對于第一點,我們需要清楚自己在即將學習板塊,所要學習的知識有哪些,這其實也就是對于這一學習版塊的學習目標,我們要在開始學習前弄清楚。這一點應該是非常好理解的,在生活中,無論我們去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首先清楚做這件事情的目標,然后再去制定計劃,并根據計劃逐步進行目標的實現,只有在清楚目標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以目標為結果導向,去思考如何努力才能夠達成或是說實現目標。所以想要做好預習,第一步清楚自己在接下來的學習版塊中即將學習哪些知識,而對于這些知識點,我們所需要達到的學習程度,是了解、理解還是掌握,這些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們要做好這些信息的清晰了解。
對于第二點,提前了解即將學習板塊涉及的知識原理,其實這一版塊也就涉及到了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但是我們要清楚這個要求的高度不能在于完全掌握,而是應該其實在前面,我們也提到了不少家長朋友們會認為對于孩子在學習里的預習過程,就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知識的,而我們說不完全對的原因,也正是在于我們不能將目標定在“完全”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應該根據孩子的能力去進行調整。因為不同的孩子對于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掌握能力是不一樣的,我們如果強行要求孩子要完全理解和掌握,那么其實是不客觀的,這也會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壓力。所以在這一步,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先將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自己所能夠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去做好學習、理解和掌握即可。
對于第三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我們預習的過程中,我們也說大部分孩子其實都不具備有能夠很快就理解和掌握所有知識的能力,那么對于這個預習過程中,孩子所不能理解和掌握的那部分知識,其實就會是孩子在接下來聽課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在聽課過程中,我們的孩子們需要做好的就是看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學習的知識在理解上是否正確,而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重點留意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沒能理解和掌握的那部分知識。
教育孩子正確做好預習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重點,更是培養孩子正確對待學習全過程系統性的重點,不能因為不是正式的聽課學習過程就不重視,其實這部分是作為正式聽課學習過程的重要基礎,做好了才有利于我們的整體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