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要以興趣引導孩子的思考和學習,但是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很難做好興趣引導這件事,所以往往以興趣引導學習的孩子也是比較少的。其實對于興趣引導孩子學習這件事,有不少的家長們也和我們溝通過,希望我們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給出一些好的方式方法指引。
但其實對于激發孩子興趣這件事情,更多時候其實還是需要我們的家長們在這個過程中付出更多的心思去思考才能做好這件事。而今天我們也想在這其中,和家長們來討論一個比較有用的方式:用實踐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興趣。
其實對于激發孩子的興趣感,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家長們可能都存在有一個誤區,不少家長對于這一塊做的其實更多的是采取口頭引導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興趣,當然我們并不是說這樣的方式完全無用,只是這種方式對于孩子們而言大多數時候其實是不太適用的。
那么為什么即使我們無論如何頻繁地對于孩子進行口頭引導以激發興趣的方式,對于孩子而言似乎都還是不太適用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這僅僅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動作,所以自然見效也就不大。紙上談兵對于孩子們而言,最大程度上其實也僅僅只是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幅畫面,但是這幅畫面對于孩子而言,因為是在大腦中形成的,這是觸摸不到感受不到的,所以自然體驗也不會太深。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將畫面具象地投影到現實中,讓孩子真正地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就能夠真實地觸摸、感受到事物的存在和變化,同時還能夠產生一些對于事物的印象呈現在大腦中,這其實就是一個調動了孩子全身感官體驗和大腦思維的過程,讓孩子有更深感受的同時,也幫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對于事物的初認識。當然我們在幫助孩子去做實踐的過程中,也需要去尋找一些這個過程中所存在的有趣的點,讓其凸顯出來,這樣對于培養孩子的興趣度也才更有效。
對于孩子的興趣培養,我們不必太過心急,也不能目的性過強,這樣很容易就讓孩子產生反感心理,從而對于這件事情反而不那么感興趣,同時也需要花費一些心思去思考如何讓孩子真正對于這件事情感興趣,這樣才是有效的興趣激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