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性情脾性。對于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這似乎是一個無可逃避的話題,對于大部分的家長們而言,其實都非常注重對于孩子們的全方面培養,而這也是因為在當下社會及教育現狀中,其實我們都是比較注重于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培養。
而對于孩子們的全方位而言,大致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健康、學習和心性。那么對于這三方面,健康是每個人的人生中必修課程,而學習則可以說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最為關心的事情,所以今天我們想在這里和我們的家長孩子們來談一談,我們最為關心的事情——對于孩子們的心性培養,我們希望家長們在這個過程中注意非常重要的一點:養性必先養心。
其實我們也是因為在近期和部分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發現會有家長認為對于孩子們的性情培養應該是讓孩子多和外界接觸,多了解世界來拓寬眼界。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培養孩子心性的渠道,但是我們想說,對于孩子們的性情培養而言,其實最為重要的,還在于我們對于孩子內心世界的培養,因為我們對孩子內心世界的培養,其實就是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對于外界事物信息的接受以及處理方式。
所以我們在培養孩子性情表達的過程中,其實我們可以采取讓孩子更多地去主動展現自身性情的表達,并且主動地去接受外界事物信息。但我們也要注意,對于孩子心智還不太成熟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地去幫助孩子過濾一些負面信息,但絕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決定孩子接觸什么而不接觸什么,我們應該從客觀角度去分析:在孩子們接觸了一件事物后,這件事物可能對于他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是正面影響還是負面影響?而孩子接觸的適宜程度是什么樣的?又是否需要在接觸了什么樣的程度后停止接觸?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我們去思考清楚的。
所以,對于孩子成長的培養,我們要注意照顧好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更要培養好孩子們的學習成長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做好對于孩子性情脾性的培養,養性必先養心,呵護孩子健康成長,孩子擁有一顆健康的心靈,對于外界事物有一個好的處理方式,這樣孩子才可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收獲美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