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學習的路上,總是有許多個原因令我們憂心孩子的學習,可能今天是孩子怎么學習不認真了,明天又可能是孩子怎么學不好這個知識了。而我們的家長們不僅僅要憂心孩子的學習,還要思考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幫助孩子更好地解決這些學習上的問題,從而把學習做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也是我們的家長們常常要為孩子的學習所擔憂的原因,正是因為這份血緣關系,所以孩子們是家長們心中最沉重的一份愛。那么對于孩子們的未來,我們的家長們自然也要去思慮許多,做許多的打算,來幫助孩子取得一個好的未來。
而對于已經開辦十幾年來的廣深家教網而言,這也是我們這些工作人員的心,我們也希望我們所迎來的每位帶著愁容的家長孩子們,再一次踏臨廣深家教網時,是帶著笑容來告訴我們好消息的。所以我們對于家長孩子們所提出的在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我們也希望能夠盡我們一份綿薄之力來幫助孩子們盡可能解決在學習上所出現的問題,進而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近期就有不少家長和我們反映:孩子們對待學習越來越倦怠,有越來越懶惰的跡象。所以今天我們也想在這里和廣大家長們談一談: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正確地幫助孩子改正這種學習懶惰的情況,更好地樹立對于學習的態度呢?
我們在和家長們交談的過程中,有不少家長也提出了這樣的解決方式:孩子不愛學習就監督著孩子學習,至少要讓孩子完成學校老師和自己所布置的學習任務才可以。這確實是我們較為常見的解決方式,我們總結過往廣深家教網的學員學習經歷后發現,許多孩子在對待學習倦怠的時候,我們的家長們常常會采取這樣的解決方式,就在孩子學習的地方旁邊監督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確實這是最為直接的方式,監督孩子學習。但是如果我們的家長們有認真觀察,就會發現這個方式其實效果并不太好,可以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對于孩子們而言,如果內心對待學習的想法和看法沒有改變,那么即使我們的家長們每天都在孩子旁邊監督孩子完成這些學習任務,其實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那么這其實對于孩子的學習并沒有好處。所以我們需要去思考,怎樣才可以真正幫助孩子去改正態度。
這里我們要強調一點:一定不要過于強硬和明顯。最好的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改正對于學習的懶惰態度。而這里我們通過分析過往數十名學生改正學習態度較好的案例總結出了以下這幾個較為有效的方法以及關鍵因素:
第一,深刻分析孩子學習的必要性。很多時候,孩子對待學習不認真,以懶惰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其實正是因為我們的孩子們內心對于學習并沒有太大的認知,甚至有時候許多孩子只是因為覺得這是家長們要求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所以去做,而這也正是我們的孩子們容易產生應付態度對待學習的原因。當然家長們也要注意在給孩子講述學習的必要性時的方式,避免總是說“這是為你好”的話,因為這些其實并不是真正的主觀原因。我們應該主要從學習的重要性、好處以及不學習的壞處和影響等方面入手來告訴孩子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設立計劃表。有時候孩子對待學習懶惰可能是因為面臨的學習任務較多,感到有壓力且無從下手,對于這種情況是比較好理解的,家長們這時候一定要避免再度給孩子施加壓力,強調要孩子完成任務等的話語。我們可以鼓勵孩子盡能力完成,同時幫助孩子分解“這些任務”,對這些任務去設置一個計劃表,這里面的設置關鍵可以根據任務難度和麻煩度來安排,然后讓孩子設置一個自己覺得合適且可以減輕壓力的方式,這樣更有利于孩子完成。
第三,給孩子設置一些挑戰,并適當設定獎勵。對于這一點,我們要強調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我們在給孩子設置挑戰時,一定要注意孩子自身壓力是否可以承受,如果孩子當前學習任務已經過多,且并沒有太多閑暇時間,那么建議家長們就不要做這一項了。而在獎勵設置方面,盡可能避免金錢獎勵,可以帶著孩子去做感興趣的手工或是一些戶外活動。
所以,對于孩子在學習上出現懶惰、倦怠的情況,家長們一定采取過于激進的態度去對待孩子,而是要思考以什么樣的方式來更好地幫助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更好地改變這種態度,從而幫助孩子做好學習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