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說不相同,好像確實不相同,但是說一樣,又好像也確實是一樣的。每一個人在人生這條路上可能都是在不停地成長和學習,這一點是一樣的,而不一樣的就是,我們每一個階段甚至精確到每一秒我們的成長和學習的發展都是不一樣的,而這才形成了人類。因為不同,所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正因為這份不同,才給予了我們為之去努力和奮斗的動力。
我們常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其實這也正是基于我們生物的常態,我們需要不斷地將這些寶貴的財富傳承下去,一代接一代。而對于當下,我們的家長們也很清楚,面對當前的社會,我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日漸提高,但這背后所折射出來的,其實正是社會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所造成的,所以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實背后還形成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我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為孩子的學習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因為現在孩子們的升學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想要孩子在未來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那么不可避免地就是要孩子能夠變得更加優秀,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但是近期我們發現家長們在對待孩子們的學習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區,我們發現,有一部分家長會這么對孩子說:你們班那個第一名那么優秀,你應該學學人家,看看人家是怎么學的,人家怎么學你就跟著怎么學,怎么可能學不好呢?這種想法是萬萬不可取的,我們要知道,每一份成功都是一個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取得的,我們可以借鑒,但是卻不能夠全盤復制。這就是我們今天想和家長孩子們談論的話題,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和家長們談談。
首先,我們想先舉個例子,比如,小明成績很好,經常拿全班第一,在一次學習分享會上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方法。那么現在對于這個學習方法,如果我們的家長們認為這個學習方法挺好的,那么我們是否能夠讓孩子也全盤照做使用這個學習方法呢?
答案是:不能。注意,我們這里的不能,是指不能全盤照搬。因為我們要清楚,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事物對于我們而言很好,但是卻不一定適合我們,那么不適合我們的東西我們拿來,然后使用,也就不一定會獲得益處。所以這也正是我們在對于一個東西認為它“好”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清楚是否適合,然后再考慮是否要取而用之。
所以對于孩子的學習自然也不例外,我們要清楚,每個人對于學習的心態和想法都具有一定的差異,并且認知和學習發展程度也不太一樣,那么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所適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計劃也不會一樣。所以如果單純地讓孩子照搬其他成績好的孩子的學習方法,那么大概率是不會有好的效果的,因為這個方法和學習策略不一定適合孩子自身。
那么正確的辦法是什么呢?我們在看到一個好的學習方法或是策略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記錄下來,然后我們要分析,為什么這個方法在別的孩子身上得以成功,這其中有哪些關鍵因素。如果無法找到這其中的關鍵因素,那么就需要我們在孩子身上先做一段時間試驗,看看這個學習方法是否在孩子身上得以見效,如果沒有什么效果,我們就能從這里找到這個學習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見效的關鍵因素所在,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找到這個關鍵因素。然后再根據這個關鍵因素結合孩子自身學習情況去改善一下這個學習方法,然后再讓孩子對學習方法做一個改善再進行使用。
我們要清楚,許多時候,好的東西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而只有適合自己的,才可以最終幫助我們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對于別人的成功,我們是不能夠直接復制的,因為這份成功是別人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如果我們全盤照搬,那么結果就很有可能是東施效顰。而想要真正取得對于自己好的成果,那么我們在使用這份成功經驗時就應該對其進行一定的修化改善,讓它成為適合于我們自身的一份方法,這樣我們才能最終取得自己心中的理想成果。對于孩子的學習,一定不是可以著急的事情,這是需要耐心和細心的,需要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付出辛勤和汗水,也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摸索和總結,才能夠找到這其中的平衡,進而幫助孩子找到一個真正適合于自己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