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對于孩子,都抱著望其成才的心,總會想方設法幫助孩子,但有些時候,或許一些方法是不太適合的,而對于此,或許許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甚至有些家長可能沒有思考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答案其實是:學會和孩子溝通和相處,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孩子在成長路上的最好幫手。而家長們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合適的做法,下面將會講述幾種較為典型的。
首先,家長們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可能常常會忽視掉的一件事:學會和孩子處在同一高度來對話。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家長們可能常常習慣性認為:我是比孩子大的人,是比孩子早出現在這世界上很長時間的人,那么對于許多事情,我一定能比孩子做得好,也一定比孩子更有經驗,所以孩子對于許多事情應該很好地聽從我的話。但從這一番心理活動,家長們可以脫離這個狀態,站在被以這個狀態對待的人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具備有思考能力,具備有情緒變化。而當面對這樣的情緒時,是會感受到有壓迫感的,那么面對這種壓迫感,會激發人內心壓力產生。所以這樣的方式是不適合的,學會和孩子處在同一高度說話,適時鼓勵孩子,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最好方法,也是引導孩子不斷去挖掘自身能力的最好方法。比如,當孩子不會搭積木時,家長們可以嘗試對孩子這么說:“我也不會,我們一起來嘗試一下好嗎?”并在這個過程中適時地給予孩子鼓勵。
所以,其實大部分時候,并不是孩子不夠優秀,可能也是就我們和孩子的交流出現了問題,不妨以親切的態度,嘗試一步一步地走進孩子的心里。與孩子進行真正的心靈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適時改正自己對于孩子一些不當的做法。當然,對于孩子做某些事出現的錯誤,也應當及時地糾正,但不應該是嚴厲批評,這樣會容易導致孩子自信心受挫,最好的方式是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自己想解決辦法去改正錯誤,這樣不僅幫助孩子改正了錯誤,還幫助孩子鍛煉了自己的獨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