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而比“隔壁家的孩子”優秀,但要知道,每個人生而不同,或許真的有天才的存在,但大部分時候,許多孩子其實都只是普通人,而家長們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每個平凡的孩子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來成為優秀的“天才”,當然了,也可能因為后天的不努力也變成一個“差生”。下面將會講述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引導和應該有的正確引導方式。
首先,對于孩子,家長們是最好的榜樣,是和孩子相處時間最多的人。所以對于孩子的成長,家長們要清楚:自己是一個榜樣,要起到好的榜樣作用。很多時候我們都說要做到換位思考,其實這很難,但是換位思考是具有非常多的好處的,可以了解別人的想法,可以更好地學會包容他人,是促進友好交流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所以,當自己覺得孩子的某一種做法不好或不合適需要改進時,不妨站在一個第三位透明人的角度,來觀察自身,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因為孩子對許多事物的做法都是來自于對外界的吸收,通過模仿的方式學會去做一件事。所以有時候孩子不好的做法可能正是家長自身的影子。
其次,當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時,不要急著去指責,也不要急著去糾正,一定要抱著鼓勵的心態和語氣來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做事。其實許多時候,孩子對于一件事情總是做不好可能是因為曾經因為同樣或同類的事情遭受過嚴重的批評,從而對于這件事產生了心理恐懼,導致總是做不好這件事。所以,家長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以批評,但應該是適當且不能以暴跳如雷的方式來批評,即使是生氣也要讓自己保持至少百分十五十的冷靜來和孩子交流。交流可以解決問題,而暴跳如雷只能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
所以,其實大部分時候,并不是孩子笨,而是家長們沒有起到好的引導作用,沒有正確引導孩子找到正確且和合適于自身的學習方法。所以如果家長們找不到正確的方法,不妨參考一下上面的方法,平靜的和孩子交流,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