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班主任與大多數家長對話,是在召開家長會時,而學生最需幫助的時間點是在考后,此時學生情緒低落,受挫學生急需疏導,如果班主任與家長早一些接觸,在這個時間點切入,適時鼓勵引導,比平時會有更好的效果。
高中學生已逐漸成人,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所以,不宜在全班公布學生成績,更不要搞什么刺激性的排名。學生個人成績、評語屬于學生個人私密,老師應予以尊重。家長、學生想了解個人成績,可以私下進行。對學生的評價老師應慎之又慎,不要隨意下結論,以鼓勵為主,盡量不批評而多建議。尤其要避免當著他人的面批評學生。學生心理尚未成熟,不當的語言,易受傷害而導致行為偏激,嚴重的甚至影響終生。
班主任不妨設計一些個案,為復習考試中知識架構搭建不好、知識梳理不到位、各科綜合復習安排搭配不妥、單科知識點存在缺漏未補、應考心理過于緊張等等問題的學生,提供相關參考方案,讓學生懂得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通過什么途徑可以解決。家長會不必拘泥時間和形式,最好能根據學生家庭和個人情況分類進行,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幫助方式。開會時間也不一定等半期考后,或全體家長都來。有些學生適合家長考前配合,有的適合考后立即前來,有的需定時交流……開會人數也可機動:三五個、十個八個都可以。大前提是共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與家長一起不是找缺點而是找亮點,不停留在考試成績高與低。凡是孩子有一點進步的地方都要予以肯定。不要隨便拿孩子比較。家長與家長之間無可比性,學生也是如此。我們應該拿學生的現在與過去比,今天與昨天比,只要更努力,更認真,更進步,就要肯定!
建議學校多花些力氣,幫助班主任策劃與設計每一階段的家長會,讓每次家長會都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會后大部分家長還迷糊,不知怎樣去具體指導和幫助孩子,家長會作用就減少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