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北京的第二天,正值夏天的傍晚時分,略微暗淡下來的天空蒙上了一色紅暈,染紅了大地。微風拂面,我沿著小區繼續往前走。
小區門口的一個小攤深深吸引住了我。我走近一看,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頭上一頂蘆葦編的大草帽,身穿灰色粗布襯衫,一對大眼睛炯炯有神。我湊上前去,認真打量著眼前的攤位:昏黃的燈光下,一只小木桶,一張小桌子,幾條小板凳,顯得特別寒磣。但是,攤位上的泥人卻是顯眼。
我好奇不已,拿起一個泥人,在手中把玩著。“哇,這質地,手感好得不得了!”“小伙子,你想不想跟我學捏泥人啊?”什么?我張大了嘴巴……環顧四周,發現空無一人。好奇心驅使我繼續往下問,“老爺爺,您怎么不去街上叫賣啊?這里這么冷清,擺上一天可能也沒什么收入。”“哈哈,確實賣不了幾個,”他咧開大嘴,露出幾排白牙,抬起粗糙的手掌,揩了揩額頭上的汗水。他又開始撥弄泥團,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不停地旋轉。泥巴隨著他的大手舞動著,一松,一壓,一柔,一捏,一個栩栩如生的泥人出現在他手上。
忽然,一陣嬉鬧聲傳來,我一轉頭,只見幾個小朋友鬧哄哄地往這趕。老者低沉著嗓子,神秘地說:“他們才是我來這里的真實目的。”只見小孩子們井然有序地拿來小板凳,整齊地在攤前坐成一排。
老者樂呵呵地開始教孩子們了。我目瞪口呆,出神地盯著他手中隨意變幻的“魔法泥”。我的興趣越來越濃,揀起一塊泥,慢慢地揉捏。
這時,老者拿來一個凳子讓我坐下。“小伙子,說實話,政府每月都給了我補貼,我很滿足現在的生活,”他滿臉自豪:“政府特別重視這手藝,電視臺還來拍了專題片呢,我能做的,是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望著老者堅毅的眼神,帽檐下滲出的汗水,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微風吹來,老者的話一直在我耳邊回蕩。我倍感欣慰,因為有老者這種默默奉獻的人,我國的傳統文化,才會如同我們的幸福日子一樣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