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注意到:近年來,女生在高考中也漸顯優勢。
據報載,多年前,中國政法大學是男生的天下,但該校去年的女生總數首次超過男生,就連偵察學專業,若不是要求男生至少占半數,也會招進大量高分女生。
中科院心理所王極盛教授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2000年,北大招收的狀元中,女生占55.9%,而2001年狀元女生已經占了65.6%。2002年更甚,36名文科狀元,女生有28位;理科8位狀元,男女生各半。在狀元群體中,特別能反映性別差異的數學科目也是女生占優勢,2001年數學全國卷的文理最高分得主均為女生。
為什么中學男生考試也落后于女生
女生天生細膩、喜靜、聽話、勤奮、懂事早,小學對規范的強調以及對讀寫算能力的重視,恐怕使教育更適合女生的天資和性情。加之小學女教師偏多,教育明顯缺乏“陽剛之氣”,動手創造、實踐活動嚴重不足,使得男生的天性難以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中,男生們自然會倍感學習困難。到了中學,作業、考試盛行,“在星光中上學、在燈光下作業、在月光里回家”式的學習,更與男生好動活潑的天性格格不入。男生們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篤信“后來者居上”,往往到高三才開始努力。而女生大多在高一就開始了“應試”,所以,盡管女生在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方面稍遜于男生,但中學的“應試”體制顯然使得女生更加“如魚得水”。男生和女生的學習特點、思維方式無疑有差異,因此所需的教育方式、方法亦有不同。現在的教育過于強調秩序,偏于靜態,因而很多東西對男生并不適合,也不友好。
在中國,以前似乎所有的家長都在偏愛男生,而現在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為男生頭疼。我們的確應該思考一下了,如何為我們的男生創造一個適宜他們成長的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幫助他們成為強健、靈敏和有責任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