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對學習不感興趣
案例:我的兒子上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一塌糊涂。作為家長,我最怕學校開家長會,每次老師留下“問題學生”的家長“單兵教練”,我都感覺非常難堪。其實,所有老師都說孩子并不笨,就是太貪玩兒,明顯缺少學習興趣。每次晚飯后寫家庭作業,更是一下行軟磨硬泡、斗智斗勇的拉鋸戰,經常拖到睡覺前的幾分鐘才能勉強應付寫完,有時干脆就不寫作業。老師天天批、家長經常訓、孩子毫無長進,我該怎么辦?
應對策略:讓孩子感受“求知”的快樂
第一, 要努力發現孩子的中心興趣。對課程學習缺少興趣的孩子并不一定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對自己喜歡的游戲、活動、電視節目、連環畫、甚至自己喜愛的某種手工勞動等,許多孩子都會表現異乎尋常的興趣。家長如果盡可能發現孩子比較穩定的中心興趣并給予肯定和指導,對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興趣會產生積極地效果。家長可以從研究孩子“玩兒的興趣”入手,發現孩子“玩兒的學問”,即游戲中包含的“求知的萌芽”。比如,有的孩子特別喜歡收集各種汽車圖片,對各種新款汽車如數家珍;有的孩子喜歡玩兒童電腦游戲,從“三國演義”“星級爭霸”到“魔獸世界”無所不通……諸如此類的玩兒,都有可能耽誤功課,但如果引導得當,也有可能轉變為學習動機。
第二, 第二,家長要耐心尋找孩子對功課孩子功課不感興趣的原因。有的孩子不愛學習時由于遭受了太多的挫折導致了深深的自卑;有的孩子因為方法不當,對大量簡單重復的習題感到厭倦等。分析孩子對功課“不感興趣”的原因時,還要注意是“整體”還是“局部”興趣缺乏,即對所有的功課都不敢興趣還是選擇地不感興趣。一當找到真正的原因,就可以對癥下藥了。
第三, 第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以下的做法。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在表面上“一塌糊涂”的功課中,使孩子感到“稍加努力,我也行”。即便孩子所有的功課都不及格,也許其中某一門功課達到50多分,離及格只有一步之遙,稍加努力就即可“闖關”。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批評孩子“一事無成”就不如鼓勵孩子“突破一點”更加有效。
當孩子對某一門功課由于成功而產生自信和興趣后,及時引導孩子將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遷移到其他學科,從“突破一點”到“各個擊破”。
指導孩子“主動學習”,趕到老師的教學進度之前,鼓勵通過課前預習,像勇敢的小獵人那樣,在老師上課之前就自己找到“新的知識點”。在主動預習功課的過程中,孩子會體驗到“追求與探索”的樂趣。僅僅知道學習的重點,一個孩子認真完成“學習任務”,而但感到學習本身就是一種人生的一種樂趣,孩子則會“樂此不疲”。
深圳家教網 http://www.glxcohi.com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