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它保存下來的305篇詩歌,大約產生于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紀(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間。它們原先全是樂歌,按照樂曲的不同來編排,可以分為“風”“雅”“頌”三大類。
除“雅”“頌”等少數作品為當時統治及其知識分子所寫外,《詩經》中大多數都是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文學,是民歌,這就是“風”?!对娊洝返摹帮L”,也叫“國風”,共一百六十篇,按地區分為十五“國風”,大部分是民歌,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他們對剝削和壓迫的反抗意識,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具有較高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它們是《詩經》的精華所在?!秳澨础贰洞T檀》就屬于這一類。以青年婚姻戀愛為主題的詩歌也是“風”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些詩歌表現了婦女受到的壓迫和他們的痛苦生活,如《谷風》《柏舟》等;有些詩描寫了勞動人民的愛情生活,如《靜女》《采葛》等?!帮L”在藝術上多用白描手法,通過生動的畫面展示生活現實,初步形成了我國詩歌創作上多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
“雅”有小雅、大雅之分;“小雅”主要產生在西周后期,作者多為沒落貴族和士人。這時內政腐朽,外患嚴重,社會危機充分暴露,產生了不少指責朝政、諷諫
《詩經》中的詩歌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并普遍采用“賦”“比”“興”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
深圳家教網 http://www.glxcohi.com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