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是學習進程中四個環節(預習、聽課、作業、復習)中的最后一環,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通過復習,我們能抓住所學知識的精華和內在聯系,完成學習知識過程中的飛躍和升華。況且,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初三總復習是一件教學大事,因為總復習質量的高低關系到學校聲譽的好壞、考生的前途。為了切實搞好初三英語總復習,我認為解決以下四個問題是關鍵。
一、 樹立良好的總復習心態
讀書能造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有的認為讀書是一件苦差事,有的則認為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一個人的心態問題。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個人的利益還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富強,這兩種心態導致的讀書效果無疑是截然相反的。生活本來苦樂無定,何必強求完善無缺,但求首先愛國、勤奮、好學。“人活著就是要讓自己有用,這就是生活的全部意義”。(霍姆斯語)我們英語教師在初三總復習期間更應該注重用自己這種良好的心態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全面發展的人才觀,師生共同建立起強烈的自信心、責任心和事業心,讓學生在“被愛”中學會“愛”,學會“奮斗”。
二、制訂切合個人實際的總復習計劃
認真制訂英語學科的嚴密的總復習計劃,目的是為了保證考試目標的順利實現。如果復習計劃訂得太緊、太死,一點機動時間都不留,則會導致復習時間和復習內容被安排得沒有任何伸縮性,無法適應將來隨時可能發生的情況;如果留有太多的“自由余地”,就會使得自己在執行計劃時松松垮垮,缺乏緊迫感和競爭意識。因此,我們應該全盤考慮,認真制訂長期復習計劃和短期復習計劃,科學合理地安排復習任務,努力提高單位時間的利用率。例如,平時經常忽視感到枯燥、抽象的語法內容,可安排在心情特別舒暢,注意力、感悟性處于最佳狀態的時候進行復習與總結。所謂總結,就是壓縮記憶量,即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深入到內容,看出它的本質、聯系、性質等。譬如,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下列帶last的短語、例句,讓學生反復琢磨、認真翻譯,從中領悟出last是一個多詞義、多詞性的活用詞。如:1. the last day of May.2. Mr Wu is the last man to do such a foolish thing! 3. That is the last work they will do. 4. 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have seen you. 5. Here is the last things in TV sets. 6. This is an 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last use. 7. Comrade Zhou Enlai made good use of every minute of his life. 8. How long did the important meeting last last night? 9. We hear this cloth lasts well.
三、 正確對待和利用課外總復習、考試資料
每年總復習期間,由于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常有同學抱怨:“各種各樣的總復習資料、模擬試卷汗牛充棟,堆積如山,腦子里的‘知識’簡直就是‘一盆漿糊’,整日被困在‘題庫’里眼花繚亂,累得夠嗆……”鑒于此,我們在復習中一定要抓住教材的綱目,從茫茫的“題?!闭`區中跳出來。沒有經過自己理解的記憶是無效的記憶,沒有理解的知識在實際中是無法應用的。我們既不能視“資料”為“至寶”,而把課本拋棄在一旁,整天埋頭于“鉆研”這些資料,也不能低估某些好的資料的高度概括性及其一定的“搭橋引路”作用??傊?,搞“題海戰術”固然不行,但做題太少也不行。英語學科做題應該特別注意區別輕重,有詳有略,學會“舉一反三”,以“巧”、“準”、“精”取勝。
四、 講究用腦,注意勞逸結合
總復習期間,成天抱著書本的同學,學習成績并不見得就很好。這并非他們的大腦比別人“笨”(當然,如果自己是“笨鳥”,只能靠先飛了),而是因為他們的腦神經一直處于興奮、緊張狀態,弄得太疲憊,只好消極怠工,導致理解力和記憶力每況愈下。雖然“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然而連續、無間歇的復習必然給大腦思維中樞與視覺中樞增添巨大的負擔。所以,我們必須從飲食上保證各種營養的及時補充,保證大腦得到充足的物質供應;堅決不開“夜車”,減少心理上的壓力;不打亂平時形成的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參加文體活動,讓自己有充分的時間去做自己最喜愛的事,使大腦的興奮和抑制得以正常的輪流交替,保持清醒狀態,保證學習積極性不衰減。
“Better to ask the way than go astray.”(常問路不會迷失方向)學習無方、成績不佳者不該只顧“走自己的路”,老是“讓別人去說吧”,而應當真誠歡迎別人指點迷津,迅速覺醒,改弦易轍,奮起直追。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充滿友愛,關系和諧,團結合作,就會收到預期的效果。我撰寫的教研文章《有關“抗日戰爭”的英譯》、Our Taiwan、《詞形轉換專輯》等在著名專業報刊上刊登或受到表揚、重視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的事例,也是一個又一個“驚喜”。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高度重視初三英語總復習的重要性,科學制訂和安排好復習計劃、時間和內容,準確地把握和揭示教材所固有的內在聯系,進行縱橫比較,前后綜合,牢記“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應考能力就一定能夠大大提高,成績斐然,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