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lgathering [ ’wul.gæðəriŋ ]
在“加拿大文學皇后”瑪格麗特·愛特伍的小說《強盜新娘》中,有一個角色在空想中迷失了自己,并用“woolgathering”來自我標榜。
沒錯,woolgathering就是“胡思亂想,白日夢,心不在焉”的意思。
我們知道,從羊身上分離羊毛是一件難度很大的工作,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剪羊毛(sheep-shearing)逐漸成為一項競賽。
Woolgathering和剪羊毛本來沒什么關系,但16世紀的時候,一些鄉下窮苦人會在牧羊人常去放牧的田野漫步,試圖采集羊群掛在灌木和樹枝上的零星羊毛。
如果能夠收集到足夠多的羊毛,就可以編織一件衣服,自己穿或者拿去賣掉。
如此看來,wool-gathering 并不是一項獲利豐厚的職業,而且還要在鄉野整天游蕩。
到了大約1550年, woolgathering就產生了比喻義“無目的地漫游,無利可圖”。
今天,woolgathering就有了“空想,異想天開,白日夢”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