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吃透題意
命題過程就是設限的過程,這些“限制”有的是顯性的,白紙黑字明明白白寫著;有的是隱性的,考生得通過對作文題目(文字或圖片)的解讀來破譯;有的是硬性的,考生沒有選擇;有的是彈性的,命題者只劃定了范圍,考生在這個范圍內是自由的。審題可以看成是命題的逆過程,審題的目的就是吃透題意,也就是看清楚命題者劃定的“條條框框”,特別是那些隱性的、彈性的“條條框框”,此處為“事故多發地帶”。
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步驟,在審題上犯錯誤,那是方向性、戰略性的錯誤,其結果必然是災難性的。考生當慎之又慎,什么時間都能省,唯有審題時間不能省。
為了防止疏漏,審題可以按照由粗及細、由淺入深、由顯性到隱性有序地進行。
先看題型:續寫,改寫,擴寫,縮寫;看圖作文;根據材料自己提煉觀點作文;提供話題自擬題目作文;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等等。這些年來,深圳市中考作文題型經歷了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命題作文的歷程。可以說,是穩定在上述三種題型上了。
再看人稱有沒有限定,文體有沒有限定。深圳市作文題都沒有限制文體,甚至寫詩歌也可以(只有08年限定不許寫詩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揣摩命題意旨,因為這方面常常是隱性的、彈性的,所以需要考生運用思辨思維去揭開語言的面紗,洞悉題旨的傾向性及“邊界”。 如09年深圳中考作文題“剎那間,我發現了自我”,有三個詞需要考生去琢磨:剎那間、發現、自我。“剎那間”必須是在某一個特定的時刻發生的事件;“發現”,隱含的意思是“以前并未發現”,也就是說,自己以前并沒有認識到這個“自我”;“自我”,也就是真實的我,不能是別人,更不能是假“自我”之名寫的寓言(試卷中有的同學寫的“自我”居然是小貓小狗、紅花綠草……)!
在審題問題上,有二點需要特別強調:
一是要多識善比,辨明差異。在審題實踐中,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容易“激動”,那就是看到似曾相識的題目,不問青紅皂白,照搬照用,缺乏靈活變通,最終導致走題。
二是要認真研讀“提示語”,善于捕捉審題信息。深圳市中考作文題,幾乎年年都有“提示語”:
07年——
一年又一年,春草綠了;一年又一年,春花紅了。一年又一年的南風吹拂,牙牙學語的孩童變成了青春勃發的少男少女。親愛的同學,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有親情友情的滋潤,有成功快樂的伴隨,也有煩惱挫折的困擾……請用你手中的筆,記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它成為你記憶中永不褪色的珍藏。
請以“想起了_____”為題,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詞語,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文章不少于500字,不超過900字。文體不限,如寫詩歌不少于20行。
08年——
雄鷹的幸福是追逐無邊的蔚藍;森林的幸福是織就深沉的翠綠;媽媽的幸福是呵護稚嫩的粉紅……這些幸福的顏色構成了生命的五彩繽紛。親愛的同學,你知道嗎?在汶川大地震廢墟里站立起來的人們的心目中,有比這更幸福的顏色,是國旗的鮮紅,是軍人的橄欖綠,是消防戰士的橙黃,是醫護人員的潔白……那么,你幸福的顏色又是怎樣的呢?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吧!
請你以“幸福的顏色”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過9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09年——
一次班級表演,我發現自己竟擁有如此美妙的歌喉;一番書海徜徉,我發現思緒馳騁原來是送樣的自由;一回親友送別,我發現從此多了一份牽掛;一輪朝陽初升,那片輝煌居然灑滿我的心頭;也可能,一場誤會摩擦,我還發現自己并不那么高尚,理智,成熟……行走在這迷惘而美麗的青春路上,我們是否步履匆匆,來不及發現別樣的自我?
請你以“剎那間,我發現了自我”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過9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上面每篇提示語,都是幫助考生審題的關鍵,它可以打開考生的寫作思路,拓展寫作范圍;可以助考生展開聯想,挖掘文題內涵,明確文題含義。例如,09年的提示語,命題者列出了“班級表演”、“書海徜徉”、“親友送別”、“朝陽初升”、“誤會摩擦”五種情形(其實是五種“剎那間”),考生千萬不要以為這些太啰嗦了。筆者依據自己多次參與深圳市中考命題的經歷,在此提醒各位同學:中考試卷的上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是四五位命題老師精心打磨出來的,這些題干語句絕對是同學們要高度重視并反復琢磨的!——“班級表演”是參與集體活動表現自我,“書海徜徉”是學習閱讀提升自我,“親友送別”是人情人性感染自我,“朝陽初升”是在人與自然的對話中美化自我,“誤會摩擦”是在人際交往中反思自我。也就是說,這段提示語是命題者在告訴考生:你可以寫自己的進步、成長、收獲、感動……也可以寫自己的不足和警醒。實際上,提示語大大拓展了考生的思路。如果考生認真讀懂了作文題的提示語,筆者相信,大部分考生都會文思泉涌的。
請看下面這篇文章:
剎那間,我發現了自我(一)
我是一條快樂、活潑的小溪,流淌在一個崎嶇的山間,巍峨的大山是我親愛的母親,護送著我到浩瀚的大海。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懷著對大自然奇妙的幻想,永不停息地流著。
我渾渾噩噩,滑過低矮的小石頭,淙淙地向前流去,卻不知道生命價值何在。一次,當我哼著小曲兒往前流的時候,猛地撞在了巨石上,喘息了一會兒,我哭了,因為我發現我已不再是川流不止的小溪,而是一畦孤獨地小水洼了,四周的石頭仿佛都用嘲笑的眼光望著我,我出不去了,看著同伴們都興致勃勃地朝大海的懷抱中沖去,而我卻只能瑟縮在巨石的縫隙中,我更加傷心了,此時已近黃昏,天色越來越暗,我更害怕了,我看不見天上閃爍的星星,欣賞不了皎潔的月光,于是我慢慢地昏睡過去了。
又迎來了新的一天,溫和地太陽升起來了,星星隱藏了光輝,但我依舊是那一灘可憐的小水洼。我漸漸地枯竭、干涸,難道我要這樣等待著死亡嗎?此時,縫隙里閃爍著幾束陽光,耳邊傳來一陣親切的聲音:“小溪,要想回到你同伴的身邊,就必須堅強起來,掙扎——奮斗——拼搏——超越!”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里琢磨了好一段時間。“掙扎、奮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仔細一聽,竟是發自我內心深處的聲音。我滿懷信心,我猛地掙扎,我竟然從那昏暗的縫隙里跳了出來,我終于又可以和同伴們一起開心地旅行了,此時我感到一縷陽光撒向我,我感覺得到我的每一顆小水珠都像一個個音符,歡快地跳躍著。路邊那艷麗的野花,正開得姹紫嫣紅的桃花,池塘邊輕盈的綠柳,笑靨迎人,仿佛它們都在為我祝賀。
就在我從石縫里蹦出來的那剎那間,我發現我是最美的小溪,那一瞬間,我才發現我是幸福的小溪,直到那一刻,我才發現了真正的自我,發現了需要掙扎、奮斗、拼搏、超越的自我!
〖評語〗這篇文章,審題的最大失誤是作者把“我”寫成了一條小溪——為什么他(她)就不認真看一看題目的提示語呢?像這樣把“我”故意虛擬的作文,喜歡寫寓言或童話的考生并不鮮見。盡管本文的語言流暢,結構完整,主題也鮮明,但是,它卻被無情地歸類為四類文。
請考生記住,沒有一道中考作文題目不會在你的生活中找到“投影”,否則錯不在你,應該承擔責任的是命題老師。
【第二條】切口要小
就初中學生而言,由于生活的閱歷少,專業知識貧乏,理論水平有限,所以盡量不要去寫重大題材,大處著眼可以,但一定要小處落筆。寫環保,你不必非得寫“溫室效應”、“深圳汽車排放廢氣”……,你就寫你家門前布吉河,寫小河的過去和現在,寫你和小河的情緣(寫小河變遷的文章已泛濫,要寫就要寫出細節的動人之處)。 寫改革開放的成果,你不要搞數字發布,不要寫北京奧運會(這個地球人都知道),不要寫“神六”“神七”(你不是太空專家),不要泛泛寫深圳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了現代化的大都市(這個深圳人都知道),你就寫你們家的交通工具從單車到小汽車的歷程,寫你的住房如何由擁擠變得寬敞明亮。寫應試教育的弊端,你不要賣弄你那點可憐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也不要把你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課程表都拿出來“曬”,你就寫你自己的埋首題海、挑燈夜戰的痛苦經歷和感受——下面這篇例文就是很有特色的。寫人性美,你不要寫雷鋒、叢飛(他們的事跡中國人都知道)或者你剛剛在報紙電視上看到的某人,你就寫你小區的叔叔阿姨、清潔工、保姆或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兄弟姐妹,細致地描寫他們的在某一特定的時刻表現出的一種獨有的美麗,比你寫大人物要感人得多。
請看下面這篇文章:
剎那間,我發現了自我(二)
放暑假回趟了老家。那兒沒多大的變化,依然是記憶中的青山綠水。
鼻尖縈繞著濕潤的泥土的氣息,沖淡了炎炎夏日帶來的燥熱感。深深呼吸了幾口,感覺全身上上下下都輕了一截。
踏著熟悉又陌生的道路,我和爸媽拖著行李緩緩朝老屋的方向走去。
家門就在眼前,二哥、爺爺和奶奶各自拿了一把蒲扇在門前的樹蔭下乘涼,看樣子是在等我們。
二哥秋下就要上高一了,他也拿了一把蒲扇在樹底下坐著,他的另一只手里還拿了一本高一的英語書在看。早就聽說英語是他唯一的弱科。
“你看你看,你二哥一有時間就看書學習,哪像你,一有時間就把自己關你那小屋子里不知在干些什么。”耳旁突然砸來一句足以讓我噎住的話。我有些不滿,想反駁,但腮幫子鼓了半天都沒想出一句可以扳回去的話。沒辦法,老媽說的是事實嘛!
回來的第一天,輕輕松松地晃了過去。老家這地兒,跑到哪兒都能碰上有趣的事。
只是前幾天的日子過的雖輕松愉快,能滿山滿野地跑著玩,但接下來的日子卻有些郁悶了,因為不管我再怎么拉再怎么扯二哥都不肯隨我出去了,一天到晚就抱著書本啃。就連休息也是和我爸待在一起,天南地北的什么都說。
他最喜歡聽我爸講一些我們住在深圳時的生活以及深圳的教材跟湖北的教材有什么不同。有時候我也在旁邊聽著,但越聽越覺得枯索。倒是二哥聽得興味盎然。我不禁納悶:不就是這些無趣的事情嗎,有什么好聽的?
在我們將要離開老家回深圳時的那一天下午,我媽把我叫到了門前的樹蔭下,遞給了我一把蒲扇,讓我扇風。過了一會兒,才聽她一臉鄭重地開口:
“你二哥考上了襄樊四中,那學校跟我們深圳的深中市外可有得一拼。可你想想,他在這老家讀書,你大伯他們又都在外面打工。他沒有請家教,這學校可是他自己硬考考上來的。反觀你呢?你父母都是老師,你學習還迷迷糊糊的,今年成績又是一落千丈。照你現在的學習態度,怎么考得上學?你要是考不上大學,我和你爸在深圳要權沒權要錢沒錢,你以后又能怎么辦?”說完還嘆了口氣。
我看了一眼她憂心忡忡的面容,低下了頭,靜靜地沒說話。這學期我的成績的確爛得不行,跟自己心中的目標壓根兒是邊都不沾。
偷偷抬眼看了屋中正在讀《后漢書》的二哥,心口仿佛被什么東西重重撞了一下。
一剎那間,我突然發現,一向以“瀟灑”自許的我原來也有“瀟灑”不起來的時候……
〖評語〗從立意角度說,本文并無出奇之處,就是寫一向貪玩的“我”剎那間覺悟到學習的重要性。這樣的立意,在中考考卷中屢見不鮮。但是本文之所以能歸類為一類文,就是因為作者的選材“切口小”——她選取了一段自己獨有的經歷(暑假回老家見聞)、一個很有個性的人物(二哥)來表現自己由貪玩到警醒的心理過程,讀來真實可感,也就是深圳市中考作文提倡的寫出真情實感,作者做到了。
其實,所謂“切口小”,簡單點說,就是要選取生活中細節來展現主題,切忌大話、空話、套話,泛泛而敘。
【第三條】不要用兩只腳去測量河水深度
有些考生作文水平一般,可心氣高,總想出奇制勝,一試成名,他們不按常規思路立意、選材、謀篇布局,喜歡弄險。若是平日里自由寫作,自然無可非議,但在事關自身前途命運的考場上“走鋼索”,就無異于用兩只腳去測量河水的深度了——這樣做是極其冒險的。上面的《剎那間,我發現了自我(一)》就是這樣的文章,作者冒險把“我”寫成了一條小溪流,可能他認為這樣能別出心裁吧。
請看下面一篇作文:
剎那間,我發現了自我(三)
在那一瞬間,我迷失了自我。
不知道在什么時候開始慢慢的發現你,在那寶藍色天空下的那十三個人中發現你。你沒有利特那完美的梨渦,你沒有希澈那四次元的思維,你沒有韓庚那特殊的身份,你沒有藝聲那取之不盡的才能,你沒有強仁那開朗的個性,你沒有神童那胖胖的身子,你沒有晟敏那精致的臉蛋,你沒有赫宰那可愛的迷糊,你沒有東海那會跳舞的天分,你沒有始源那滿身的肌肉,你沒有厲旭那小巧的可愛,你沒有基范那會放電的微笑,你并不是那十三個人之中最完美的,可是,我偏偏發現了你。發現了你這個愛玩游戲、愛看電視劇的人,發現了你這個擁有完美嗓音的人,發現了你這個無比堅強的人,發現了無數關于你的事情。你,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唯一。
你的一切,我都想要知道,都想要了解。我沒有華麗的語言,所以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你,我不知道別人是怎么看你的,只是知道,也許在某些人眼里,你是個擁有無數缺點的人,可是,你在我的心中是最完美的。
2007年4月19日,是一個多么難忘的日子。在平常人眼中一場微不足道的車禍,差一點就要帶走這個在我心中這唯一完美的人啊,只能夠祈禱,祈禱,再祈禱。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啊。你是Super Junior里面唯一的圭賢,E.L.F.心中唯一的13,向日葵心中唯一的曺圭賢。
為了二輯的宣傳,你帶病堅持,因為你是不可缺少的,你曾經說過:“死不了,別放棄。”把你勇氣給我吧,讓我更有勇氣,為了你堅持下去吧。轉眼間,三輯的宣傳已經結束了。
以后,不管發生了什么事情,請你都要記住開心的笑,你的笑容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力量。要永遠記住,那片寶藍色的天空下有我們在為你們守護。要永遠記住,Super Junior永遠從利特開始,從圭賢結束,沒有你,就不會有我們。
剎那間,我發現了自我,是因為你。
〖評語〗題目要求寫“我”,卻通篇寫“你”,只在結尾處一句話點明“發現了自我”,作者總算沒有徹底忘“我”!其實,這篇文章應該把題目改為“我發現了你”才切題——可惜,考生無權修改作文題。考生本意是想在“你”中發現“自我”,可是卻不知道這樣做是弄巧成拙了。讀完文章,閱卷老師還是不明白:你發現你啥樣的?本文歸為六類文,咎由自取。
在中考這樣的大考中,用兩只腳試探河水的深度,冒險鑄成大錯。還有,第二段的排比,列舉那么多韓國明星的名字出來,有必要嗎?這些名字老師可能都沒有聽說過!“閱卷老師不知道”——后果很嚴重!考生忘記了他文章讀者的“唯一性”了。
還有些考生喜歡隨意更換題目的關鍵詞,這也是極端危險的。如命題作文“幸福的顏色”,有考生通篇以“快樂”點題。誠然,“快樂”和“幸福”有關聯性,但兩者并不全等,就有偏題之嫌。更有考生通篇敘寫“親情”,在作者本人看來,“親情”當然是“幸福”的,因而也就符合題意了,這叫胡亂聯系。按此邏輯那還有什么文章算偏題呢?因此,建議考生在沒有絕對把握判定兩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完全相等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偷換題目的關鍵詞。萬一在寫作過程中發現自己好像轉移話題了,那就得采取補救措施。可以在文章的節點處(開筆之端、敘事之后、析例之時、收尾之處)打“補丁”,用議論性語言稍稍彌合話題和原題之間的邏輯漏洞。如“幸福的顏色”一例,你可以給你寫的“親情”打上類似這樣的“補丁”:在我跌入人生的低谷,心灰意冷的時候,是親情給了我熱量,我像凍僵的孤雁,在母親細心的撫慰中解凍,在父親關切的目光中感到了暖融融的幸福。這種幸福就是那溫暖的橘黃色的火苗,給我的幸福印上了用不褪色的顏色。
不過,“補丁”終歸是“補丁”,明眼人是能看出“接縫”的,哪里有一氣呵成、渾然一體好呢? 作文立意有三個原則:適題、適己、適時。適題,前文己有淺見,不再贅述。適己,合適的就是最好的,只有選擇自己有把握的角度立意,才有東西寫,才能寫出真情實感,寫 起來才順手,文氣也才流暢。適時,就是要有時代氣息,要關注時代,關注現實,體現人文情懷和公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