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今年才四歲了、可脾氣壞得死、每次犯錯誤都必須用皮肉傷才能悔過、請問我該怎樣教育她、免受皮肉之苦?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要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做父母的應該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去教育孩子,我認為孩子的成功教養,離不開家庭教育的三個條件:
一、作為榜樣的父母,必須具有一定的良好素質、即是想品質、文化水平、心理素質等。
二、,這種榜樣應該樹立在孩子的心目中并讓孩子向往學習,如工作能力,堅強、對人的意力、友愛等。
三、必須讓孩子領悟到自己與榜樣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有其父必有其子”做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心目中,直接起著影響其學習與處世態度的關鍵作用。
其次,家教要注重方法,尤其是不能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我生長在一個傳統的農村家庭,在教育方面我一般不會采取不理性的打罵手段來解決孩子的某此不良行為,而是采用說服教育和理性的“懲罰”來教育孩子,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懲罰”不應是體罰,體罰是動不動給孩子罰站、罰跪、打手心等簡單粗暴行為,它會傷害孩子的身心,而我的“懲罰”應該是一種具有“強烈性”色彩的批評。做父母的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把懲罰孩子演變成個人怨氣的發泄行為,同時,教育孩子,應本著多鼓勵和多表揚的原則,以上所述是我教育孩子的適度“懲罰”。
第三,家長要與孩子多溝通,增進感情,以愛心感染孩子,教育孩子使之全面發展。我們夫妻二人,對我的孩子從講話開始,就經常給他講故事,從小培養他的學習興趣;上小學時就經常帶他出去逛書店,買一些孩子喜歡看的書,讓他自己從書中認識一些道理;上中學,則是孩子生長的關鍵,我們會常常與孩子在飯桌上討論一些問題,也談談孩子在學校的一些活動及其它事情。而且還時常打電話與孩子的班主任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大部分活動內容。經過我們的耐心教育、引導,我的孩子很聽話,作業在放學時就做完,從來沒有讓我們操心。剩下的時間,讓他自由支配參與有益的活動。比如踢足球、彈吉它、或者寫日記,復習功課等,但是最重要不能讓孩子在外面留宿過夜。
只要我們以健康的心態、愛心去感化,去教育,孩子會能夠健康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