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指數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數冪的運算性質.
(1) 理解n次方根,n次根式的概念及其性質,能根據性質進行相應的根式計算.
(2) 能認識到分數指數是指數概念由整數向有理數的一次推廣,了解它是根式的一種新的寫法,能正確進行根式與分數指數冪的互化.
(3) 能利用有理指數運算性質簡化根式運算.
2.通過指數范圍的擴大,使學生能理解運算的本質,認識到知識之間的聯系和轉化,認識到符號化思想的重要性,在抽象的符號或字母的運算中提高運算能力.
3.通過對根式與分數指數冪的關系的認識,使學生能學會透過表面去認清事物的本質.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分數指數冪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教學難點是根式的概念和分數指數冪的概念.
(2)由于分數指數冪的概念是借助 次方根給出的,而 次根式, 次方根又是學生剛剛接觸到的概念,也是比較陌生的.以此為基礎去學習認識新知識自然是比較困難的.且 次方根,分數指數冪的定義都是用抽象字母和符號的形式給出的,學生在接受理解上也是比較困難的.基于以上原因,根式和分數指數冪的概念成為本節應突破的難點.
(3)學習本節主要目的是將指數從整數指數推廣到有理數指數,為指數函數的研究作好準備.且有理指數冪具備的運算性質還可以推廣到無理指數冪,也就是說在運算上已將指數范圍推廣到了實數范圍,為對數運算的出現作好了準備,而使這些成為可能的就是分數指數冪的引入.
教法建議
(1)根式概念的引入是本節教學的關鍵.為了讓學生感到根式的學習是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不妨在設計時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①先以具體數字為例,復習正整數冪,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及運算的本質是乘方,讓它與學生熟悉的運算聯系起來,樹立起轉化的觀點.
②當復習負指數冪時,由于與乘除共同有關,所以出現了分式,這樣為分數指數冪的運算與根式相關作好準備.
③在引入根式時可先由學生知道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入手,再大膽寫出 數學的符號語言自然的給出.
(2)在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根式
教學目標:
1.理解
2.通過對根式的學習,使學生能進一步認清各種運算間的聯系,提高歸納,概括的能力.
3.通過對根式的化簡,使學生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
難點是
教學用具:投影儀
教學方法:啟發探索式.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今天我們將學習新的一節指數.指數與其說它是一個概念,不如說它是一種重要的運算,且這種運算在初中曾經學習過,今天只不過把它進一步向前發展.
下面從我們熟悉的指數的復習開始.能舉一個具體的指數運算的例子嗎?
以
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回顧指數運算的由來,是從乘方而來,因此最初指數只能是正整數,同時引出正整數指數冪的定義.
2.5指數(板書)
1. 關于整數指數冪的復習
(1) 概念
既然是一種運算,除了定義之外,自然要給出它的運算規律,再來回顧一下關于整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可以找一個學生說出相應的運算性質,教師用投影儀依次打出:
(2) 運算性質:
復習后直接提出新課題,今天在此基礎上把指數從整數范圍推廣到分數范圍.在剛才的復習我們已經看到當指數在整數范圍內時,運算最多也就是與分式有關,如果指數推廣到分指數會與什么有關呢?應與根式有關.初中時雖然也學過一點根式,但不夠用,因此有必要先從根式說起.
2. 根式(板書)
我們知道根式來源于開方,開方是乘方的逆運算,所以談根式還是先從大家熟悉的乘方說起.
如
如果給出了4和2進行運算,那就是乘方運算.如果是知道了16和2,求4即
問題也就是: 誰的平方是16 ,大家都能回答是4和-4,這就是開方運算,且4和-4 有個名字叫16的平方根.
再如
知3和8,問題就是誰的立方是8?這就是開方運算,大家也知道結果為2,同時指出2叫做8的立方根.
(根據情況教師可再適當舉幾個例子,如
在以上幾個式子會解釋的基礎上,提出
(1)
(板書)
對定義理解的第一步就是能把上述語言用數學符號表示,請同學們試試看.
由學生翻譯為:若
翻譯后教師在此基礎上再次提出翻譯的不夠徹底,如結論中的
(2)
先讓學生看到
當
Ⅰ當
當奇數情況討論完之后,再用幾個具體例子輔助說明
Ⅱ當
對于這個規律的總結,還可以先看
有了這個規律之后,就可以用準確的數學符號去描述
(3)
可由學生試說一說,若學生說不好,教師可與學生一起總結,當
當
為了加深對符號的認識,還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
把
(4) 根式運算的依據 (板書)
由于
如
再問:
若學生想不清楚,可用具體例子提示學生,如
為進一步熟悉這個運算依據,下面通過練習來體會一下.
三.鞏固練習
例1. 求值
(1)
(3)
(5)
要求學生口答,并說出簡要步驟.
四.小結
1.
2.二者的區別
3.運算依據
五.作業 略
六.板書設計
2.5指數 (2)取值規律 (4)運算依據 1. 復習 2. 根式 (3)符號表示 例1 (1)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