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深家教網(wǎng)過往所接待過的家長孩子們中,我們都知道,家長朋友們在給孩子選家教的時候,需要考慮的方面有非常多,尤其是遇上第一次做家教的大學生,家長朋友們心里難免會打鼓:這孩子自己都剛脫了校服沒幾年,能教好我家寶貝嗎?經(jīng)驗不足是實情,但大學生家教那份難得的親和力、沖勁和對學習熱乎勁兒的感同身受,也是其他老師難以替代的。說實話,只要準備得夠足、夠細、夠走心,這份“青澀”反而能轉化成獨特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想在這里來和我們有想法想要成為一名家教輔導老師的大學生朋友們討論一下,第一次站上講臺,哪怕是家里的書桌旁,究竟該在哪些地方下足功夫,才能讓咱們的孩子學得安心,讓我們家長朋友們看得放心,也讓這第一次擔任老師體驗,成為一段閃閃發(fā)光的成長。
首先,心態(tài)得先擺正,別讓“第一次”三個字壓垮了自己。第一次上門,或許我們會緊張,這其實是正常的現(xiàn)象。我們建議大學生朋友們,不必把自己想象成無所不能的老師。放低姿態(tài),抱著一種真誠的學習和服務的心態(tài)去。可以回想自己當年遇到學習瓶頸時渴望什么樣的幫助,而這份同理心就是最寶貴的起點。同時,那份對知識的熱情和想把知識傳遞出去的沖動,就是自身的底氣。我們特別建議,在第一次見面時,不妨坦誠地和孩子、和家長朋友們聊聊:我也是第一次當家教,我會非常努力,我們可以一起摸索最適合的學習節(jié)奏。這份真誠,往往比硬裝出來的老練更能贏得信任。自信不是天生的,是在一次次認真?zhèn)湔n、耐心解答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別怕開始的生疏,在準備上可以認真些和用心些。
其次,肚子里得有真貨,知識準備是硬道理。對于大學生朋友們,千萬別因為自己是大學生了,就認為教個小學初中知識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因為現(xiàn)實往往會給輕敵的人上一課。我們強烈建議,在正式上課前,必須花大力氣去重新梳理要教的科目內容,特別是孩子當前正在學的教材版本和進度。
知識點就像老房子,或許我們以為記得清清楚楚,多年不碰,角落里的灰塵和遺忘可厚著呢。老老實實把教材、輔導書從頭到尾捋一遍,把那些看似簡單但容易卡殼的基礎概念、公式、定理,仔仔細細地自己先弄懂、吃透,確保能講得清清楚楚。光看書還不夠,得動手。找些對應的練習題,特別是那種經(jīng)典的、易錯的題目,自己先做一遍。想想解題的關鍵步驟在哪里?學生可能的困惑點會在哪兒?這樣教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要是能提前了解到孩子學校的期中期末試卷風格、常考題型,那就更好了,這能讓我們對于孩子的輔導直接切中要害,效果立竿見影。知識儲備扎實了站在孩子面前,腰桿才能挺得直。
進而,對于溝通這門功課,得做在孩子前頭。家教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是需要老師、學生、家長三方一起努力緊密協(xié)作才能促進更好的輔導效果。我們一直認為,在正式開課之前,有效的溝通比急著講第一道題重要十倍。一定要主動聯(lián)系家長朋友們,好好聊一聊做好各種情況了解。孩子目前的學習情況到底怎么樣?是基礎不牢急需補漏,還是學有余力想要拔高?家長朋友們最希望通過輔導達成的具體目標是什么?是提升成績排名,還是攻克某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或者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這些信息至關重要,直接決定了我們輔導的方向和重心。更重要的是,要創(chuàng)造機會和孩子本人聊一聊。觀察孩子的性格,是開朗健談還是內向害羞?了解孩子自己覺得學習上的難點和痛點在哪里?喜歡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是喜歡老師講得細致些,還是更愿意自己多思考多練習?對這門課是畏難抵觸,還是有點興趣但苦于方法不對?摸清了這些,我們才能找到打開孩子心門和學習動力的那把鑰匙,讓輔導事半功倍。
親愛的大學生朋友們,第一次做家教,就像人生中無數(shù)個第一次一樣,帶著點忐忑,更滿載著成長的契機。把心態(tài)擺正,把知識備足,把溝通做透,把計劃做細,把工具帶齊,把形象立穩(wěn),把安全牢記——當我們在這七個方面都扎扎實實下了功夫,那份最初的青澀,就會沉淀為值得信賴的底氣。我們展現(xiàn)的不僅是對于輔導孩子學習的能力,更是那份對責任的擔當和對成長的誠意。本次主題我們整理了較為豐富的內容,分為上下篇來和大家詳細討論,歡迎感興趣的家長朋友們關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