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個親戚說了一個現在網上比較流行的教育觀點:以陳述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和教育孩子,會對于我們做好孩子的教育更有幫助。聽完后我們也開始思考,我們在對于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是不是確實有時候在提問式的教育方法上使用多了一些,而對于孩子的教育,陳述式教育又是否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呢?
在我們經過了一定的討論分析后,今天,我們想將我們討論的情況和結果在這里來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討論一下:我們認為,不能僅僅只有提問式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僅僅只有陳述式的教育方式,這二者搭配起來,或者是我們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還有其他方式的話,也可以一起搭配使用起來,多樣式的教育方式結合其實是更有利于我們去做好孩子的成長教育的。
那么今天我們的重點還是放在上面所提及的兩個方面:陳述式教育和提問式教育。這確實是我們在與孩子做教育、做溝通的過程中,比較常使用的教育或是溝通方式,所以我們主要針對這兩個情況來和大家討論。
我們首先來談談兩個方式的不同之處,也就是實際體現。一方面,對于陳述式教育,其實更多地是指我們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應當更多地使用陳述的方式來告訴孩子一個事物的原因、具體怎么做、實際影響等等,因為我們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可能有時候確實會習慣性地使用提問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比如我們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可能會習慣性問孩子:知道做錯了什么嗎?知道為什么錯嗎?知道應該怎么做嗎?
諸如此類問題,其實都是提問,而在這種時候,換成直接告訴孩子的方式,其實就是一個陳述式的教育方式。而提問式教育,我們在這一段的前文已經提到了,并且也是不少家長朋友們習慣性采用的方式,所以在這里我們就不過多贅述了,需要強調的一點:提問式教育不是反問式教育,這也是我們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相處過程中常常容易出現的問題,反問式的溝通方式其實很不利于教育進行。在體現形式這塊相信家長朋友們代入生活實際情況是比較好理解的。
進一步地,我們想在這里來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討論一下,關于兩個教育方式的影響體現。陳述式教育的影響,其實主要就是體現在于:直截了當,沒有多余的環節,如果使用得好,是能夠更快更好地幫助孩子做好對于事物的認知理解;當然了,也還是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的,那就是對于孩子而言,可能缺少了一個思考的過程,孩子沒辦法先進行自身的思考,再經過家長朋友們的教育教導。而對于提問式教育的影響,也就是相對于陳述式教育而言,我們對于孩子采用這種方式進行的過程中,勢必是會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的,因為這里我們提問孩子,孩子其實需要進行一個思考的過程,那么這也就需要時間,同時我們在與孩子交流思考結果想法時,也需要對于其中產生碰撞點的地方進行討論,這同樣需要一定的時間精力;但也具備有絕對的好處,那就是提問式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思維方式,還可以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先一步對于事物去進行一個思考和認知的過程中,這其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加深和鞏固孩子對于事物的認知和思考。
最后一環,我們想和家長朋友們討論一下,具體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這兩個教育方式。兩種教育方式的優劣勢我們在上面已經說明了,而我們也不建議家長朋友們一味地只采用單一方式來進行教育,可以兩個結合起來,穿插教育方式進行教育。這里我們提供一個教育思路供大家參考,這里也建議家長朋友們可以根據孩子實際情況去進行教育方式計劃制定,我們可以在對于孩子做初期教育時,采用陳述式的教育方式來告訴孩子道理,建立對于孩子在這一事物上的初次認知,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克制我們自身不要采用提問式的教育,更不要采用反問式。而在這一步之后,我們需要進行孩子在這一事物認知情況的確立上時,又或是在我們想讓孩子復習一下時,這個時候就可以采用提問式的教育,看看孩子認知掌握如何。
多樣式教育方式搭配能夠更好地均衡孩子成長的教育習慣認知,也能更好地配合我們的教育順利進行,更有利于做好孩子的教育,幫助孩子健康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