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于孩子的期望,是來源于我們對于孩子的關心、關愛,也正是因為這份關心、關愛,促使我們在許多時候萌生出許多對于孩子的美好發展期盼,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才,能夠有光明的未來,而正因為此,我們會對于孩子有許多關于成長中的要求,希望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成長養分,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時候,其實我們也會對于教育的界限無法把握清楚,而這就可能會對于我們去開展孩子的教育,以及做好對于孩子的成長陪伴,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所以今天我們想在這里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淺談一下:在做孩子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要注意把握好界限。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們說過,是需要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去開展的,尤其是對于我們而言,大部分時候,我們如果沒有很好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想法,那么這對于我們而言,在對于孩子去開展教育的過程中,難免就會出現問題,輕則影響孩子的成長速度,重則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方向軌跡,甚至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等等。而對于把握界限,其實也正是因為,在我們想要做好了解、理解孩子過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出現急于求成的情況,想要快速做好了解孩子當前的想法,而因此導致我們沒有把握好界限,由此就可能會對于我們與孩子的相處溝通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在生活中,不少時候孩子其實也有通過直接或是間接的方式向我們傳達出了我們已經在越過教育界限的問題。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直接表達自己需要一些空間,無論是對于學習還是生活,又或是其他方面;又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就向我們表達出抵抗情緒,而在這些時候,孩子有可能本身并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什么原因做出了這些行為,只是在無形中產生了負面性情緒而不自知。
做好教育界限的把握,其實也是我們與孩子友好溝通、相處的重要因素,把握好界限,給予孩子足夠的自我空間,也能夠幫助孩子在自我空間中探索和成長,這同樣是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能一味地想要掌握孩子,孩子是屬于其自我的個體,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應該基于幫助的方式去推進,我們是孩子成長的引導者,也是孩子成長的幫助者,更是孩子成長的陪伴者,但決不能是孩子成長的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