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們時常會向我們提出在對于孩子做教育過程中的各種難題,而對于這些問題,其實不乏許多都是可以直接歸類為思想教育的難題,比如孩子們對于學習的認知和重視,比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自我認知等等,其實都是可以直接歸類為孩子的思想教育。而對于思想教育,為什么這么多的家長朋友都會認為在孩子的教育中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呢?今天我們也想在這里來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我們說它難,那一定是一個有存在比較的情況,那么相對于思想教育而言,我們還有什么呢?其實非常好理解,在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中,除了思想教育,剩下的也就可以直接歸類為行為教育了,這也就是我們教育中可以分出來的兩大類。那么為什么行為教育往往對于家長們在開展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不會有那么大的難度呢?其實這也是因為,二者的本質區別是比較大的,行為教育,更多地是一種巨象的教育呈現,而思想教育,則更多地是在于抽象的教育呈現上。比如我們教孩子走路、吃飯、拿筷子等等,這些都是有具體的形象去呈現出來的,那么對于孩子而言,只需要使用自己與生俱來的模仿能力去學習就好了,且這個過程中還有我們家長朋友們的引導,以及及時的觀察糾正,所以行為教育的難度往往不會有思想教育的難度大。
對于思想教育,因為是存在于一個抽象形式里,我們并沒有辦法常常通過具體的形式去看到,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我們在開展教育時,我們自身是否已經對于這項思想教育的理解達到了一個“正確”的程度,注意這里是正確而非良好,因為我們首先要做到正確,才能進一步討論良好;又比如我們在對于孩子開展思想教育過程中,是否采用了孩子所能夠理解的方式去進行了,這其實也是我們做教育中常出現的誤區,我們不能夠要求孩子來理解我們,因為我們的認知面是大于孩子的,所以我們應該思考并采用孩子所能夠理解的方式去進行教育;此外還有當孩子出現認知誤區的時候,我們其實也沒有辦法通過像行為教育一樣具體的形式及時發現。
所以,要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存在的難度大,也是因為其本質特殊的原因,我們做孩子的思想教育出現問題時,應該從本質出發,才能更快、更準確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