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于開展教育的問題里,一定會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關于孩子的自主人格教育,我們如何理解?又應該具體如何開展這塊教育?
我們很高興能夠有家長朋友主動來和我們討論這個話題,其實這個主題確實是比較值得討論的,因為我們在過往與家長朋友們討論教育時,也常會發現對于孩子成長,確實不少家長在對于孩子自主人格方面的教育,可能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又或是說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方法來對待,因此會對于孩子整體成長形成一定負面影響,所以今天我們想在這里淺談一下對于孩子自主人格教育這個主題,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做好理解?
我們先說說大部分家長朋友們的理解,其實無非分為四類:一類家長可能希望孩子能夠完全自主;第二類家長可能更希望孩子能夠多依賴自己;第三類家長則可能對于這個問題并沒有過多思考,更偏向于讓狀況順其自然;而最后一類家長則希望孩子具備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思考能力,但同時也可以在一定需要的情況下對于自己有所依賴。那么對于這四種情況,我們會更支持哪一類情況呢?相信各位家長朋友們應該都有屬于自己的答案,而對于我們而言,從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方向出發,我們一定是更為支持第四類情況的。
簡單討論一下上面四種情況,第一、二種都是偏向于某一方面,無論是哪一方面,都并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過于極端的情況很可能造成孩子的不全面成長。而第三類情況則可能因為“放養式”教育過程中,缺乏了一定的約束力而導致孩子的成長朝著無法預料的方向發展,雖然對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完全嚴肅約束,但家長朋友們也應該發揮一定的約束力和引導力作用。對于第四種情況,之所以更為支持,是因為培養孩子具備有自我自主獨立思考能力是必要的,要清楚孩子一生會遇到的事情并不可能都有家長朋友們陪伴在側,所以孩子需要具備有一定的自主解決問題能力,但同時,在孩子面對一些問題、情況時,如果有需要,那孩子還是應該具備有一定依賴于他人幫忙的能力。
一味的獨立或是依賴并不好,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具備有一定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也需要做好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