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變化,是每個人每天每個時刻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的情緒對于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對于情緒變化做好掌握,同時清楚并分析好它對于我們的影響,是能夠很好地幫助我們做好生活的。
而今天我們想從家長朋友們比較關心的話題——孩子們的教育中入手,來談一談,在情緒處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的培養對于負面情緒的解決方式?下面我們就來展開詳細討論一下。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的脾氣秉性。這是最為基本的,如果我們不了解孩子的脾氣秉性,而是直截了當地去向孩子輸出教育,這樣對于孩子而言,這份教育是需要去篩選出合適的信息以讓自身吸收,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需要將這些信息進一步整理,看看自身應該如何才能將其更好地轉化為自身所需要的教育信息。但是對于孩子們而言,這樣的情況其實并不實際,我們會發現自己在與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對于信息的區別能力,其實并沒有那么好,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們還處于一個成長的階段,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選擇一味地輸出去給孩子做教育,而不對于這個給予孩子的教育內容進行篩選,就很容易造成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這個過程,產生更大的壓力和阻力。
另一方面,在孩子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對于外界輸入的教育信息,不具備有較好的分辨能力的情況下,可能就會對于一些錯誤信息進行攝入,成為自身思維系統的一部分,雖然我們的家長朋友們一般也會在教育中用好的經驗信息去對于孩子進行教育輸入,但是這些對于孩子而言,并不一定就是合適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成長也不一定所受到的就是正確的影響,從而可能會對于孩子造成負面成長的情況,這也是不好的。
所以對于了解孩子的脾氣秉性,甚至于一些思維、行為習慣,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不能僅僅只是想著教育這件事情,我們要去做一件事情,也應該是基于了解對方的情況下,這樣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更理想地完成這件事情。
其次,我們應該要來思考一下對于負面情緒的認知。我們往往認為負面情緒對于我們的影響都是不好的。但事實并非如此,我們在此之前,曾經在不少文章中與家長孩子們說過這么一句話,至今我們也依舊堅持這個觀念:我們所遇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的存在,只是比例可能并不是平均的,而我們也不能夠僅僅只看到其中一面,而是應該全面地來看待這個事物,這樣才能真正正確地了解清楚這個事物。
而對于負面情緒,我們也不能僅僅只清楚它不好的一面,而是應該了解清楚負面情緒對于我們真正產生的全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負面情緒對于我們而言,確實很多時候可能導致我們的生活在這種情緒作用下,很難正確或者說能夠對于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有一個正確的處理。從客觀角度來看,這確實是我們在生活中產生負面情緒時較為常見的情況。但是從另一角度來說,我們也應該肯定一點:負面情緒有時候也會利于我們激發自身的潛力和技能發展。在負面情緒的作用下,如果我們本身在經過正確的思考后,能夠以一個積極、肯定的態度去面對和處理我們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反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自己在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上,有一個大的成長進步。
在做好以上兩點的認知后,我們才能真正來教育孩子如何正確解決負面情緒。了解孩子,用孩子所能接受的方式,教育適合于孩子成長的內容,進一步我們在做好自身對于負面情緒的正確認知后,將這份認知正確地傳授給孩子。再與孩子一起溝通討論,對于負面情緒,我們正確地處理方式應該是什么樣的,在這里我們給出一個思路供大家參考:可以先教育孩子做好對于負面情緒的認知,進一步我們再告訴孩子在產生負面情緒時,第一步一定是首先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然后思考讓自身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是什么,找到這個原因,分析清楚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并將其解決,還可以進一步總結經驗,這樣才是對于負面情緒的正確處理。
正確處理好負面情緒,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在產生負面情緒的當下,更快更好地去解決問題,并以正確的精神面貌來面對生活中的事情,同時我們還能在這個過程中收獲經驗,以應對下一次出現相似或是相同的問題情況時,能夠有更快更好的方式將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