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可以形容為抽象或是具象的話題,其實更多時候正常來說應該稱其為抽象話題,因為教育其實涵蓋,或者說它可以指許多個方面,比如家庭教育,或是文化知識教育,或是技能掌握教育,諸如此類,其實都屬于教育。
而我們與家長朋友們在進行交流的時候,我們會將范圍放在教育的全范圍內來和家長朋友們溝通,但更多時候我們會放在孩子的知識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上,因為這兩塊可以稱得上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兩大板塊。今天我們就想在這里和家長朋友們討論一下知識教育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教會孩子學習。
其實對于知識教育這一塊,很好理解,孩子需要做的,就是學習知識。但是對于知識教育這塊,許多時候我們想的是,孩子需要學什么,以及孩子還有什么沒學,但我們很容易忽略:孩子應該如何學,以及孩子怎樣學更快。而這其實才是孩子知識教育路上的重點。
對于這兩個問題——孩子應該如何學?以及孩子怎樣學更快?這其實對應的答案,都在于學習方法。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其實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注重于告訴孩子應該學習哪些知識,不如注重于告訴孩子怎樣做好學習。我們可以將孩子所學的知識作為孩子知識教育這一板塊上的定量,那么孩子的學習能力其實就是一個變量,而如果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其實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幫助孩子做好學習這件事情。
但在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路上,我們也要提醒家長朋友們,我們關注這塊,就會無形中關注并吸收到外界對于這一板塊中許多的信息,但我們在將這些信息放到孩子身上時,一定要進行分辨篩選,了解清楚孩子自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的是什么,這點很重要,我們不能一股腦地將所有信息和方法丟在孩子身上去做實驗,而是應該了解清楚孩子的需求,并有針對性地去對于我們所吸收到的信息進行辨別,從而將適合于孩子的方法放到孩子身上。
教會孩子學習,比告訴孩子需要學習哪些知識更重要,好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更輕松、更高效率地做好學習,這樣才是科學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