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該是從獲得有效結果的角度出發(fā)去做,這樣才是有意義的,也就是,對于我們而言,每件事情在進行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有效地進行,更應該有目的地進行,同時還應該通過這個“有效進行”的過程,取得一個有效的結果,從而對于我們去做這件事情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實現(xiàn)意義。而對于我們的教育,我們更需要去做好有效化的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其實就在于幫助孩子正確的成長,是需要有一個好的引導,而這個引導,是需要有人、事、物的協(xié)助,從而形成“教育”的過程,進而實現(xiàn)教育的有效化。
我們在與家長孩子們討論教育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存在有不少無效教育的情況,但對于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而言,往往是比較難發(fā)現(xiàn)的,所以我們今天才將這個話題單獨放在這里來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討論一下。
有效化角度出發(fā)去做的教育,應該具備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有完整且盡可能詳細的教育計劃,這里就涉及對于孩子而言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發(fā)展板塊的教育計劃;二是需要有具備對于孩子狀況的基礎了解;三則是要了解孩子對于教育過程中的一些實際想法看法。
做教育,我們不能僅僅只憑借自身的感覺去做,教育是對于孩子一生都存在有影響的過程,我們對于孩子每說一句話,或是每做一件事,都是具備有重要影響的。在教育計劃中,我們要考慮到孩子成長不同年齡階段,需要的是什么;也需要考慮,在孩子不同的發(fā)展板塊,比如文化知識學習、思想成長、技能發(fā)展等板塊上,孩子又需要的是什么。而對于孩子狀況的基礎了解,是區(qū)分于第三點的,這一點我們主要是憑借自身日常與孩子的相處去了解孩子的狀況,但有時候也會存在一些偏差,這個時候我們也需要在教育過程中去做好第三點——了解孩子的一些實際想法看法,以便于我們真正能夠更好地做好對于孩子整體狀況的把握。
對于我們而言,我們的教育,有效化的實現(xiàn)不僅僅是為了保證我們自身不浪費時間精力,其實最為重要和基本的原因,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能夠真正做好教育,才能幫助孩子更好更快的成長,真正長成“一棵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