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高二學生,國慶假期期間,在接受媽媽為我從廣深家教網所請來的家教老師的輔導時,我聽到老師提及廣深家教網征文一事。因為此前我也在廣深家教網的網站上看到不少學習經驗分享的文章,所以我靈感突現也想在這里和各位尊敬的叔叔阿姨以及同處學習階段的同學們分享一下我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一些學習經驗,希望能夠給各位親愛的同學們帶來一些數學學習上的幫助。
我以前經常聽家長長輩以及老師們說:理科學習是需要天賦的。在很小的時候聽到這句話時,我還不太能理解,我就詢問我的爸爸媽媽:什么是理科學習呢?媽媽就告訴我:我現在所學習的數學科目其實就是理科學習的其中一部分。后來我思考了很久,我詢問我的爸爸媽媽:那么是不是我并不算是一個在理科學習上具備有天賦的小孩呢?因為我的數學學習并不好,不僅僅是成績不好,更為重要的是我對于數學學習并不感興趣。媽媽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告訴我:天賦永遠不上努力。這句話也一直作為我人生的座右銘至今,而今天,我也同樣想將這句話分享給大家共勉,因為在經過努力后,我相信了媽媽所說的這句話。
在我上幼兒園、小學的時期里,雖然我的數學成績算不上一塌糊涂,但是確實是很一般的成績,沒有掉出過及格線,但也僅僅只是徘徊在及格線上一小節。我很清楚這個成績是屬于較差的那一類,但是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批評過我,而是不停地鼓勵我,同時也會抽出一些時間來專門輔導我的學習。但是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后,我的數學學習卻還是沒有很大見效,而爸爸媽媽也在工作上越來越忙碌,沒有辦法抽出時間來為我輔導,我的成績一時間又出現了下滑痕跡。于是在我上了初一的第二學期,爸爸媽媽就為我請來了廣深家教網的老師來為我輔導學習。
我很感謝爸爸媽媽為我請來的這位家教老師,因為也正是他帶著我走出了數學學習的困境。在前期的數學學習中,我一直對于數學并不太感興趣,嘗試過去對于數學產生興趣,但發現這實在是很難找到突破點。而我的家教老師在開始為我輔導數學學習的第一時間,就是詢問我對于數學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興趣程度,我一一如實向老師告知。在老師發現了我難以對于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后,老師告訴了我一句話:如果不能直接地對于數學的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就嘗試積累成就感從而讓自己產生興趣。剛開始我其實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這句話,但是在后來,我慢慢地體會到了。老師在對我進行輔導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會像是學校老師的教學或是爸爸媽媽為我輔導時的樣子,而是專門為我制定了一套教學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往往會用一個例子來引出教學任務,但是對于知識板塊,老師也不會直接教學,而是通過一步步簡單地推導,來引導我自己思考這個知識的形成過程。最為重要的是,在解題的過程中,遇到我所不會的題目,向老師求助時,老師也不會直接給予指導,而是首先讓我講述一遍對于題目的理解,以及大致的解題思路,之后老師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引導我思考題目,并在這個過程中將一些不太正確的地方通過引導的手法讓我意識到問題。經過這樣的過程,往往我就能夠很好地發現問題所在,并進而去將問題思路重新捋清楚。在這個階段,我已經獲得了一些對于自身而言此前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成就感,也開始對于數學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但是老師告訴我這遠遠不夠。
老師告訴我,前面的過程都是具備有外界引導的情況,但是對于我在數學學習和考試的過程中,大部分時候并不會有人在一旁引導我的思維和幫我發現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我自己具備有這樣的能力。于是老師教了我一個方法:那就是在我發現自己不能解決一個問題,或是感覺解決得有錯誤時,重新一步步推導并記錄,然后再返回來仔細查看,要盡可能細心并盡可能多地反問自己:為什么這個地方是這樣?為什么下一步是這樣?符合什么邏輯?這個邏輯是否是題目條件能夠提供的?還是我自身大腦里想出來的?符合邏輯嗎?通過這個過程,往往就能發現很多問題。
而經過這個過程,我在數學的學習上也確實有了很大進步,現在的我對于數學的學習有了更大的興趣,也發現了自己之前確實是比較難在數學的學習上找到興趣,所以如果有同學和我一樣,那么不妨從尋找成就感的角度入手去建立興趣。而對于數學學習,另一個我所想分享的點,其實就在于我們每一步的思考都要是符合邏輯的,而不能僅僅只是我們大腦中所臆想出來的內容,如果感覺到不太正確,一定要及時去反問自己,推導整個過程,把所有邏輯捋順,也就能夠發現問題了。
以上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數學學習經驗,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點幫助,也希望大家可以積極分享,互相學習,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