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其實過程都是大概一致的,比如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對于我們而言肯定是會有一個第一反應的對事物的印象存在,那么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如果這件事情是與我們所不相關的,我們通常可能就會采用旁觀的角度去看待事情,而如果這件事情本身與我們相關,并且需要我們去進行一個解決的過程,那么我們一般接下來的過程就是思考、分析、實施并對其進行總結。所以今天我們想在這里和我們的家長們來談一談:教會孩子思考、分析和總結是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我們又應該怎么做才能很好地教會孩子這幾個步驟呢?
在這里,可能有不少細心的家長已經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于我們上面所說的解決事情本身的過程在于思考、分析、實施并對其進行總結,那為什么對于我們的主題卻并沒有提到實施這一過程呢?是因為對于這一過程而言并不重要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對于事情的解決,本身的實施過程一定才是根本,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夠最終促進這個實施的過程有效、最大化有利地實現。而之所以我們沒有將其放在主題中,是因為綜合其特性考慮,我們認為無論是在思考、分析還是最終總結的過程中,都是離不開實施這一步驟的,同時實施其實是作為思考、分析和總結的實際載體,而思考、分析和總結則是作為實施的思想載體,可以說他們互相之間相輔相成,所以這一點我們務必要認清,才能夠接下來思考我們下面所談論的細節點,當然因為篇幅原因這一板塊我們會放在后續的文章中細講。
我們這里也就根據上面所說的順序來分別討論一下思考、分析和總結這三大板塊。
第一,思考層面。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對于我在事情發生的第一瞬間我所做出的思維反應難道不就是思考的過程嗎?答案當然是的,但這并不代表全部,許多時候我們會習慣性采用我們在事情發生第一瞬間所做出的思維反應來作為思考過程的全部產物,并依造這個思考產物去作為我們接下來分析的依據。但現實生活中許多經驗也告訴了我們,這種想法其實并不正確,因為我們在事情發生第一時間所做出的反映是非常具備有沖動成分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將其作為我們接下來進行一系列過程的根本依據,是很容易導致錯誤產生的,而對于這里,我們就需要有一個細致的思考,那么這個思考有可能是作為思考的一部分存在,也可能是作為分析的過程存在。如果是前者,那么一般是出于時間或是其他因素的限制導致我們沒有辦法很細致的去進行一個分析的過程從而得出思考產物的情況,而這種時候我們就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也就是歸結到思考過程中,讓自己沉下心來去對于整件事情的發生有一個較為冷靜、客觀。
第二,分析板塊。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進行一個較為細致的思考過程,這個過程嚴格意義上稱之為分析,因為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給予自身足夠的時間去讓自己冷靜下來,進而再去思考和分析,而對于這個過程,我們也能夠具備有更多時間去思考更為全面的影響因素。對于分析過程,我們建議家長們可以這么教育孩子:一是冷靜,一定要讓自己在保持有一個較為冷靜的狀態下去做好對于事情本身的分析過程;二是先列出盡可能多的我們在當前階段所能發現的一些影響因素所在。之后再進一步根據我們所思考到的這些影響因素去分析這個事情本身關于這些因素的各個方面實際體現以及其互相關聯所在。
第三,總結板塊。做完一件事情的總結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很容易將這個過程直接理解為是分析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做的好壞,但總結其實不應該僅僅只是一個評論的過程,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應該是一個知道自己具體在整個事情解決過程中: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又有哪些做的不太好的地方。很多人要說這不就是一個評論的過程嗎?其實不是的,區別于評論,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還具備有列明做得好與不好的各個方面細致因素,以此作為下一次的經驗。
所以,教會孩子思考、分析和總結是很重要的,這是鍛煉孩子的思維更是教會孩子如何計劃和真正地解決事情,對于三大板塊與實施之間的關聯我們也將在后續的文章中和大家討論,希望大家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