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我們往往是因為帶著對于孩子莫大的期待,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希望孩子可以成長為我們心目中所期待的那樣,所以我們往往對于孩子的教育是帶有個人色彩的。
而對于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長可能比較注重對于孩子品行培養,而有的家長則可能更為注意對于孩子的學識培養,對于這兩種情況,我們不評判其對錯,因為教育方向原本并沒有對錯之分,我們所要想的是,從目標入手去做好對于孩子的教育,這個過程應該如何進行可以由我們來進行設計,比如有的時候,我們的家長們會喜歡將品行培養與學識培養糅合在一起進行,而有的時候,家長們則喜歡將其分開來逐步進行。而我們今天想和家長們討論的是:無論我們希望通過何種方式來做好對于孩子的教育培養,我們都一定要先注重對于孩子的品行培養,樹人先樹行,做好對于孩子品行的培養,孩子才具備有思維上正確的方向鋪墊,這樣對于孩子的成長才具備引導性意義。
在對于孩子品行的培養上,其實家長們常常也會存在一些誤區,曾經有些家長在與我們討論對于孩子的培養上時,提到了自己會定期去與孩子溝通關于思想、言行舉止上的一些方向,但是孩子實際在生活中卻并沒有做得很好。那么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紙上談兵”行為,雖然道理我們都向孩子去做好傳遞引導了,孩子也將這些信息聽進去了,道理都懂,但是卻做不好,這是因為對應到現實中我們還是會缺少實踐上的引導。要想做好對于孩子的教育,我們應該結合思維記憶與身體記憶的雙向引導,光是向孩子傳達思想而不落到實際上去實踐,很多時候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吸收,所以我們可以將品行培養落到孩子的實際生活中,比如孩子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場面,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怎么在這個過程中落實自己的品行成長,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設置一些場景來讓孩子投入去參與,從而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品行與自身的融合。
樹人先樹行。品行培養,雖然是作為抽象物質存在,但是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發展的影響卻不可小覷,無論我們是否希望孩子將來有所作為,這份品行培養都是不能少的,這是對于孩子教育的基礎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