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此前的文章中,常常會和大家談及溝通對于我們生活的影響。溝通作為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具,是可以通過具象來呈現出來,也可以通過抽象的形式來呈現出來,而溝通的方式也是多種的,可以通過言語,也可以通過肢體,有時候也可以通過眼神,諸如此類,方法多式多樣,而通過溝通的過程,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去了解一些我們所需要或者說所想要了解的信息,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做好一些事情。而我們今天想和家長孩子們討論的是:關于信息了解,我們應該要做到盡可能地深入了解,這樣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去做好信息獲取。
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時候我們的信息了解其實僅僅只停留在了表面,那么這種時候如果我們根據這個表面了解信息就認為這是完整、真實的信息,這其實是不對的。當然我們也要清楚一點,對于信息的了解,大部分時候其實我們并沒有辦法能夠掌握一個完全且真實的信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去做一個深入的了解,而是僅僅只根據我們當前所了解到的信息去做判斷,那么大部分時候這樣所得出的結論也并不準確。
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舉個例子,當我們看到孩子做了一個我們所不能理解的舉動時,比如我們看到孩子打了一下其他孩子的頭,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可能第一反應就是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不能隨便打別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告訴孩子不能打人,這樣是不對的。但是對于一些時候,我們的這種大腦第一判斷也有可能會是錯的,有沒有可能,孩子是因為另一個小孩頭上有小蟲子,想要幫它拿掉,但是又不敢,所以才打了一下想把蟲子打下來呢?或者有沒有可能孩子會想表達一種親昵的態度,而我們卻對于這個動作產生誤會了呢?諸如此類,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所見不一定即所得,一定是要通過一個深入的了解,再去做好這個判斷,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最終的結果呈現一個更高的準確性。
在對于深入了解這件事情上,不僅僅對于我們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在我們與其他人,或者說作為孩子成長教育的引導,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導孩子深入思考,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建立縝密的思維,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