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談及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要學會鼓勵孩子,因為對于孩子的鼓勵從孩子心理健康培養的角度來說,是非常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的。
所以在我們前面與大家討論對于孩子心理健康培養的文章中,我們也會時常談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建議家長們采用狼性教育打擊孩子,而是更建議采用理性教育。當然并不是說這個理性教育指的就是要經常鼓勵孩子,鼓勵孩子是這其中的一部分,我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正確利用鼓勵和批評來幫助孩子做好成長思維建立。而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討論的話題其實也與這個話題相關,當然更多是和鼓勵孩子相關,我們想和大家討論的話題是,我們認為:對于孩子的肯定就是最好的鼓勵。
對于鼓勵,不同的家長會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家長可能認為鼓勵就是贊美,也會有家長認為鼓勵是對于孩子表達一種支持的態度,那么對于這兩種看法,其實我們總結起來,這都屬于對于孩子肯定的一種行為。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對于每一件事情的做法其實都會因人因環境而異,這是很正常的,這正是這個世界多彩的緣故。那么鼓勵在我們看來,真正意義上的肯定才是對于一個人而言最好的鼓勵。
比如對于我們而言,當我們遇到一個人真正對于我們表達肯定時,我們可能會產生多種情緒,這其中也一定包含著積極情緒,這時候其實就對于我們自身的心理狀況有一個正向的鼓動作用。但是在某些時候,我們在受到別人的肯定時,卻并不一定會產生這樣的情緒,這是為什么呢?這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所收到的肯定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肯定,那么什么叫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肯定呢?其實就是這種肯定可能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肯定,而是一種虛假的肯定,所以這種虛假的肯定往往并不能發揮出很好的鼓勵作用。
所以我們在對于孩子鼓勵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考慮采取對孩子進行肯定的方式,但一定不是盲目地肯定,而應該是真正意義上對于孩子的一些行為想法進行肯定,這樣對于孩子才是有意義、真實的肯定,孩子才能夠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被肯定的并由此產生鼓勵自我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