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于成長,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們需要學習,需要修煉心性,還需要了解這世界上的一點一滴。所以對于成長而言,其實是非常繁忙的,但是成長對于我們的一生影響又非常大,我們未來能夠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往往也就取決于我們的成長過程如何。而對于成長,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又非常多,但時間又是有限的,所以這就很容易導致我們可能會忽略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我們今天想在這里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來談談對于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且必學的一門課程——尊重。
其實嚴格意義上說,尊重應該也屬于禮貌學里的一個版塊。而對于禮貌,家長們應該也不會少和自己的孩子說,對于這一方面,雖然我們經常會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就開始和孩子說關于禮貌待人的問題,但是對于這一方面,往往并不一定能夠取得理想的結果。所以對于我們而言,今天也想在這里和我們的家長孩子們來談一談,如何做好對于孩子禮貌,重點在于如何為孩子建立正確的尊重觀念。
禮,對于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禮的存在不可謂不重要,自古以來對于禮的重視從來沒有少過,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一向是作為“禮儀之邦”的存在。而自古傳承至今,禮對于我們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我們在生活中,其實也能夠處處看到禮的影子,而為什么禮是這么重要的存在呢?我們可以設想一個場景,如果在一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不存在禮,而是根據自身的需求以及情緒去決定自己如何做事,那么這樣的情況其實是非常容易導致一個社會出現混亂情況的,所以為了一個社會的秩序安定,也為了我們與他人之間能夠更好地通過友好的交流促進雙方之間的需求實現最佳結果,我們就需要以禮待人。
尊重,是筆者認為在禮這一方面上最為重要的存在。因為尊重對于我們的生活出現的頻率實在是非常高,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說尊重無處不在,這不僅僅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其實還存在于人與事物的交流中。我們下面來分開談談:
對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尊重非常重要。我們在生活中,其實也常常會看到有不同人對于不同對象之間的態度,有些人可能對于所有人都能夠持有一個互相尊重的態度,也會存在有人對于所有人都不尊重,認為自己就是最重要的那個人的情況。那么對于這些情況,這其實都很常見。那么對于這不同的對待情況,往往哪類人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呢?答案一定是前者。當我們給予他人尊重,其實別人也會給予我們尊重,這是互相的,更是刻在我們骨子里的記憶,因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我們的一言一行,其實反映的正是一個如何的自我。
所以對于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其實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別人如何看待我們。但是尊重不應該是盲目尊重,更不應該是卑躬屈膝的尊重,我們對于生活中每個人的尊重,應該建立在同等高度上,因為生而為人,人人平等。所以對于他人,如果我們的交談對象不尊重我們,那么我們可以先禮后兵,對方不尊重我們,有時候這可能是我們自身所產生的一種錯覺,有時候也可能是他人對于我們存在一些誤解的情況,所以對于這種時候,我們可以先用自己的尊重嘗試去化解這種情況,但是如果對方一味地不尊重我們,那么我們也可以通過和對方一定的溝通后,如果仍無效果,那么我們也不必對對方過于尊重,保持基本禮貌即可,基本禮貌這是對于自我的尊重。
對于人與事物之間,這里面其實可以形容為我們與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或者說這個環境的相處。對于環境,我們想和大家談的,其實是對于大自然的尊重。大家不要認為大自然好像離我們很遠,其實我們所生活的這片空氣、藍天白云等等,其實就屬于我們的大自然。那么對于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也自然會給予人類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而如果我們不善待大自然,那么大自然在我們的摧毀之下,也自然無法為人類提供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所以,尊重,對于我們的成長,是非常重要也必學的一門課程。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對于他人和環境尊重,其實就是對于自身的尊重,也是對于自己未來的一份保護,所以尊重他人即是善待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