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期出過一些文章是關于對于孩子在感知能力上的培養,因為對于孩子的感知能力培養其實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也會持續和大家剖析和強調這一點。而在前期我們其實出過一篇文章是關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整體感和區域感培養問題,在其中我們也著重和家長孩子們強調了關于孩子們在整體感認知以及區域感認知上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培養時需要注意的一些關鍵性因素。那么今天我們其實想和大家來溝通的是,關于整體感培養的方向把握以及重要信息傾向等等。
其實在我們發布上一篇文章后,就有不少的家長與我們聯系,對于這一方面家長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我們也希望能夠在家長孩子們比較關心的話題上去更多地和大家做好交流。所以今天我們也想在這里和我們的家長孩子們來談一談這個話題:對于孩子在整體感的感知能力培養上,我們需要怎么做,又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點呢?
首先,在這里我們還是先來和家長孩子們來大概說一說關于整體感和區域感的理解。其實對于這兩個的區別,我們也可以大概從字面上去做理解。其實這二者從字面上我們就能夠看得出來是一對相對的存在,一件事物的存在,本身其實并不能就直接被定義為整體感或是區域感的存在,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們將區域感替代為個體感進行討論。當然這二者從抽象定義上來說對于一個事物而言的影響是一樣的。
既然說整體感和個體感對于一件事物的存在是一個抽象的相對定義,那么其實我們也就可以簡單理解為是一對“反義詞”。在這里,為了便于理解,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現在將一個蛋糕切分為四份,那么在“一整個蛋糕”和“切分開來的每一塊蛋糕”里,我們又應該如何找到這當中的整體和個體呢?上面我們說了,整體和個體其實是相對的,也就是說我們在對于一個事物進行討論整體和個體時,應該不能僅僅只面對于這個事物進行討論,而是應該具備有一個參照物。所以我們在對于一整個蛋糕和每一塊蛋糕里,其實我們也就需要相對地來討論他們。
在這里面,一整個蛋糕相對于每一塊蛋糕而言,可以稱之為是整體,而每一塊蛋糕相對于一整個蛋糕而言,也就可以稱之為是一個個體。但是我們能說這就是物體當前絕對的屬性了嗎?其實并不能,假設現在不是只有一個蛋糕,而是有一批蛋糕,而這個蛋糕只是這一批蛋糕里的其中之一,那么這時候這個蛋糕相對于這一批蛋糕而言,也就僅僅只是一個個體了。同理,對于切分開來的每一塊蛋糕,其實也并不僅僅只能作為一個個體來說,對于這塊蛋糕里所包含的每一種原料,這塊蛋糕也可以是一個整體。所以對于一件事物的整體感和區域感,我們只能在某個時間某個空間去相對于另外一個事物進行談論。
而對于孩子整體感的培養,其實我們只需要做好以下這兩點即可:
第一,闡明原理,對于闡明原理這一點上,我們建議家長們還是采用舉例子的方式進行,會更有利于孩子們的理解。道理我們還是需要讓孩子懂得的,但是我們不能用一些難以理解的概念性語言來和孩子交流,這樣是不利于孩子理解的。所以我們就需要借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讓孩子理解這樣的概念。可以是像我們上面一樣用蛋糕的例子來和孩子說明,當然也可以是其他的食物。在這當中其實只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我們需要在舉例子的時候,盡可能采用孩子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且實際存在的物體,這樣子對于孩子的理解更有幫助。
第二,多在生活中尋找一些機會來培養孩子的辨別能力。其實對于整體感的培養,我們也能發現這其實就是對于孩子意識的一種培養,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也就是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合適的意識習慣。所以我們在孩子日常的生活當中,也就需要尋找一些合適的機會來幫助孩子去鍛煉這種思維習慣,比如我們切一個蘋果,也是一個很好且很常見的可以用于鍛煉孩子這種整體意識形成的時候。
對于孩子的整體感培養,家長們要知道,這對于孩子而言,并不是無足輕重的,而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不僅僅對于孩子未來在學習上和事情處理的思考上有很大幫助,對于孩子的未來思維整體形成更是有著很大影響,所以這一點的教育一定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