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次老師問問題時我總是這樣想:讓別人舉手吧,沒必要出風頭,那么積極有什么用?
我討厭在眾目睽睽下回答老師問題,討厭在同學面前大發言論,甚至有時父母要求我做家務活,我也以作業多的理由拒絕。我不喜歡與人交往,不喜歡主動幫忙,因此小時候我有很少的朋友。積極出風頭,到時候就出洋相,一想到那種下不了臺的場面,我就已經嚇得不行了。
直到我上四年級,學校組織元旦晚會,說來正巧,全班就我一個會彈鋼琴的。當老師和父母瞞著我報名時,我簡直魂都要飛天了。那天表演,我兩只手汗津津的,額頭上掛滿著細密的汗珠,不斷的深呼吸反而讓我更緊張了。走上舞臺,顫抖地坐在鋼琴凳上,像在夢中一般,我開始了表演。
剛彈兩行,我便彈錯了一個音,我的心臟似乎瞬間飛到了地球大氣層,我長吸一口氣。但不過一會兒,高高的一顆心也漸漸地落回我身體里面,彈著彈著,好像也沒什么事,于是我越彈越流暢,沉浸在曲子中了。一處終了,余音繞梁,觀眾們的鼓掌聲震耳欲聾,呵,看來公眾表演也不過如此。自那以后,我逐漸走入了同學們的視野,轉變成了積極的我。
走入初中校園,我們老師選舉班干部,同學們都踴躍參加。我就突然有了個主意:要不冒一回險,參與競選?我咽了口口水,可知:初中的這個班上可都是些“大佬”啊,這與雞蛋撞石頭有一些類似,不過,既然已經是這個班的一份子了,為何不撞一次石頭,看看我究竟是雞蛋還是更硬的石頭呢?
競選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上臺發言時,突然意識到我面前那上百只眼睛正注視著我,我不免有些忐忑,深吸一口氣后,我開始了發言。期間我居然沒有卡殼!我捏著一張已被我攥的皺皺巴巴的發言稿,踏著像被鉛灌了的雙腿,雙眼昏花地下了臺,像做夢似的等待結果。當他們宣布我為學習委員時,呵,還不賴,我想。自此以后,我越來越積極參與班級事務,與其一起增長的,也有我的成績。
生活是一扇大門,門后有很多機會。我在想,如果當初的我不積極,可能我會失去很多東西——友情,還有成長的機會。有只有積極的人才懂得去把握;不積極的人,仍然在門后徘徊,抱怨沒有機會,眼睜睜的看著時光流逝,在渾渾僵僵中度過一生。
不過現在的我,是一個越來越積極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