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家風。
奶奶的剩飯
每餐剩下的菜,奶奶都會裝在一個碟子里,舍不得倒掉。每每開飯前,奶奶就會把她留下的剩菜倒進鍋里,滴上幾滴醬油,灑上點兒魚露,翻炒一遍,醬油的香味混合著各種菜味兒、肉味兒,聞起來還挺香。奶奶把炒好的菜裝進一只小碗,放在自己面前,吃得津津有味。
我總忍不住偷偷拿起筷子,從奶奶碗里夾一片肉,“哇,好咸??!”奶奶見了眉頭一皺:“小孩子吃什么剩菜,新鮮的不吃。”“奶奶,肉為什么那么咸啊!”“這……奶奶已經習慣了,好下飯,”她訕訕地笑。
后來我才知道,奶奶年輕時的日子很苦,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菜要咸,才下飯。
爸爸的手機
假期,我和爸爸回老家。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我借爸爸的手機,興致勃勃地準備把美景拍下來。“咔嚓、咔嚓”,怎么死機了呢?我失望地看著爸爸,爸爸小心翼翼地接過手機,一幅很珍視的樣子,用食指劃了劃屏幕,手機毫無反應。“別急,清理一下就可以了。” 印象中,爸爸的手機用了好多年,經??ㄗ?。“爸爸,重新買一個吧。”爸爸沒說話,拿著手機翻轉看著,聚精會神的樣子,好像是個手機維修者。良久,他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手機是一種通信工具,能聯系就可以了,再說了,電子產品更新的很快,沒必要浪費錢趕時髦啊……”我若有所悟地點著腦袋,原來,奶奶勤儉節約的習慣潛移默化地傳給了爸爸。
我的禮物
10歲時,我過生日,外婆帶我去商場:“明敏,我看你同學穿的挺洋氣的!今天你自己選一套,外婆送給你作生日禮物。”我看了看衣服吊牌的價格,雖愛不釋手,但心中卻有幾分舍不得,輕輕地說:“外婆,這衣服太貴了,還是買別的吧。”“小家伙什么時候變得這么節約的”。我輕輕地伏在外婆的肩膀,外婆拍拍我的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這樣,勤儉節約的家風由奶奶傳給爸爸,由爸爸傳給我,靜悄悄地在我家傳遞著,綿延不絕,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