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父母共同關心的話題,在整個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學習習慣和價值觀初步形成的時候。下面幾件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不允許做的。
1.找各種借口拖欠作業
要明白,完成學校的功課是孩子要做的第一等大事,也是孩子責任心的體現。小時候,對自己學習不負責任,以后走上社會,就會對自己的工作也會同樣的不負責任。所以,當孩子平時不認真完成功課時,家長要嚴肅對待這個問題。
2.不做家務
其實現在大部分孩子是不愿做家務的,認為做家務完全是父母的事;在孩子小的時候,應培養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以后走上社會,遇到的困難和要吃的苦,比較做家務來,要辛苦得多,所以,平時要潛意識培養孩子在家做家務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從小做一個獨立的人。
3.不鍛煉身體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現代的小孩,部分由于家長的嬌生慣養,物質生活都十分豐富,部分孩子長得肥胖。沉迷手機和游戲,不參加體育鍛煉。所以,在課余時間,父母要帶領孩子主動參加社會活動和一些體育鍛煉,保持健康的體魄和身體。
4.不孝敬父母
在整個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所以,家長要做好榜樣,在孩子目前行孝長輩。當孩子的言行出現偏離軌道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糾正,多對孩子開展國學教育,做一個知書達理孝敬長輩的人。
5.不懂禮貌行為自私
一個人的發展,不僅取決于孩子的智商,更多地在于情商。人和人的交往是一門大學問,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寬容的心胸,學會和小伙伴分享。比如自己手中有好吃的食物,要主動和周圍的朋友分享;獲得名次時,要主動和家長分享這種快樂。
當小孩出現上面五種情況時,家長要引起高度重視,良好的教育應從小抓起,從孩子的行為習慣和點滴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