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三歲時。
父親一邊抱著我一邊指著門牌號問我:“這是什么數(shù)字 ?”
我盯著門牌思索著,半晌,欣喜地喊道:“這是數(shù)字!”
“我當然知道這是數(shù)字啦,就問你是什么數(shù)字??!”父親皺緊眉頭,顯得有些無奈和不耐煩。
“嗚…”我號啕大哭起來,背過臉,不去看一臉驚愕的父親,“可這真的就是數(shù)字??!”
看著我振振有詞,父親不禁掩面嘆息,他或許是在想他為什么會有一個這么“單蠢”的女兒吧。
三年級。
“孩子啊,”數(shù)學老師嘆了口氣,“你看,上下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相加,就可以得出結果了。”
老師指著書上的一道題“45+54”,列出了一道算式,耐心地教著我。
許久,那只擺在我面前握著筆的手開始顫抖。我收回呆滯的目光,將寫滿了“我還不懂”的雙眼望向老師。老師的額頭貼滿了閃爍著痛苦的小汗珠,眉頭揪在了一起。她艱難地挪動身子,拽住一個數(shù)學好的同學,僵硬的吐出幾個字:
“你,去教她。”
老師手腳機械式地離開了教室。
那位同學的耐心可沒這么好,講了幾遍就開始發(fā)飆,狠狠地甩下一句:“孺子不可教也!!!”
光陰似箭,一眨眼,我已經(jīng)初二了。
“這次期末考試的成績出來啦!”不知是哪位同學喊道。
我和同學們一起圍著講臺。心里十分緊張——上帝,你還會讓我是一個笨小孩嗎?
“這……”大家一臉驚愕地看著我——我的名字竟然被放在了班級排名表的第一個,眼光順著這一橫排掃去,在年級排名下擺著一個“2”。
所有人都驚呆了。
難以置信!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笨小孩創(chuàng)造的奇跡?!
而我,卻知道,這不是單純靠運氣。
我依然記得清晨在家晨讀時那陣送來桂花香的清風,依然記得老師講課時在耳畔縈繞著的回音,依然記得記筆記時筆摩擦紙所發(fā)出的“沙沙”聲,依然記得在半閉著雙眼背誦知識點的安靜,依然記得清冷夜晚傳來手表響起的24點整的“滴”聲,依然記得那些停手機、斷網(wǎng)絡、禁電視漫長的日日夜夜……
因為我深知我是一個笨小孩,所以我得用勤奮彌補,所以我從不忘積極向上,所以我銘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我不怨天尤人,開始感謝一切,感謝上天讓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我的它,從來就沒有在我的人生遲到過。
沒錯,它,就是感恩。
生病時家人送來一句問候,就應感恩;摔倒時被朋友扶起,就應感恩;困難時被他人幫助,就應感恩;同樣,因為上天讓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笨小孩而促使我不懈努力奮斗,所以我更加感恩。
我們需要這種情感。這樣,人與人之間就能關系友好,社會就能和諧發(fā)展,中國就能成為名副其實的禮儀之邦。這,就是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