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 期中考試基礎復習題
第一章
1、長度的國際制主單位是________,常用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單位換算的格式是:25米=_____________=________cm。估算:成年人走兩步大約_____m,課桌的高度大約是________米。使用刻度尺時,應先觀察刻度尺的______和_________,看清刻度尺的__________,讀數要估讀。
例如: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18.20cm、182.3mm、18.22cm和18.2cm,__________cm由于沒有估讀一位,因此是錯誤的數據。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_______誤差,上述測量的結果應先去掉_________數據,將正確的三個數據求平均值,得_________cm,除不盡時,要四舍五入,和_______________保持位數一致。
2、時間的國際制主單位是________,15分鐘=_______秒,15分=________h。學會使用停表,《知能》第3頁第2題的讀數是___________s。
3、誤差是_______消除的,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________誤差,尺子刻度不均勻屬于______,尺子的刻度面沒有緊靠被測物體,這是_________,記錄結果沒有帶單位,這是________。
4、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___________的,選用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情況可能_______,飛行員駕駛飛機向下俯沖時,感覺大地迎面而來,這種感覺是選擇_________作為參照物,此時的被研究物是___________。
5、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v的常用單位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它們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20m/s=_________km/h,144km/h=__________m/s。人的步行速度約為__________m/s,自行車的速度約為_________m/s。最簡單的運動是________________運動,常見物體經常做變速運動,此時用___________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它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s總是總的路程,t總包括_______時間和_________時間。
6、計算類型和格式:
(1)平均速度計算
例題1:一輛運煤的列車從上A 地開往B地,總路程為200km,開了30分鐘后,由于緊急情況停留了1小時,后又用了150分鐘開到B,求這列車的平均速度。
(2)有長度的物體(如火車過橋、過山洞、進站等)
例題2:一列長度為200m的火車,以72km/h的速度通過一個長度為4km的鐵路橋,求火車完全通過所用的時間;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是多少?
(3)圖像計算,要點:1、先看_______________,分清楚圖像類型;2、勻速直線運動在s-t圖像中是一條_______________線,在v-t圖像中是一條__________________線。
例題3:讀《知能》第7頁圖1.3-5,計算甲的速度是多少?乙在6s內經過的路程是多少?
第二章
1、聲音由_________產生,次聲波和超聲波也是由___________產生,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在真空中,聲音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因此,在月球上的宇航員_________直接交流。聲音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障礙物距離_______m以上,可以聽到回聲。雷聲滾滾是因為聲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產生的。聲音在固體中傳播較__________。
2、聲音的三個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引吭高歌指______大,女高音指______高,聽音識人是通過__________分辨。音調由___________決定,它的單位是__________;響度和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樂器中,發聲體長度大,較粗,發出的聲音音調較________。敲水杯,發聲體是__________,吹水杯,發聲體是__________。往開水壺中倒水,隨著倒入開水的增多,水壺發出的聲音音調越來越___________,因為,此時發聲的物體是被擠出來的空氣。
3、聲音可以傳播__________,也可以傳播_____________。聲音的等級的單位是________。小明在復習,鄰居播放催眠曲,此時,催眠曲是__________。植樹造林是通過______________來控制噪聲,帶上耳塞是通過_______________來控制噪聲,給摩托車裝消音器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控制噪聲。
第三章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__________,我國使用的單位是___________。常用溫度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_________,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是______________。
2、使用溫度計時,先要_________被測物體的溫度,不能超過量程;用溫度計測量熱水的溫度時,溫度計不能接觸容器______和容器________,等示數_________后才能讀數,讀數時溫度計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讀溫度計時,應視線與溫度計液面 ,_______估讀。
課本52頁第1題,寒暑表的讀數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體溫計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量程是___________,體溫計可以離開被測物體,因為它有一個_________,水銀可以_________,但是不能_________。體溫計比寒暑表的誤差要______。
4、物體狀態的變化簡稱____________,共有6種,其中需要吸熱的有________________,需要放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補充下圖:
固 氣
液 液
液 氣 固 固
上臺階吸熱( ) 下臺階放熱( )
5、晶體熔化的條件有: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常見晶體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________。非晶體沒有____________,常見非晶體有_________________。
6、讀《知能》29頁圖3.2-3,BC段表示_______________,物體的狀態是_________,AB段物體的狀態是____________,DE段的狀態是_________,溫度________,0℃時,物體可能的狀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需要吸熱,_________段一直放熱。這個物體的凝固點是______。讀課本57頁圖3.2-6,此物體是_______體,熔點是_________,熔化過程用時__________分,如果要延長熔化所用的時間,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汽化有兩種方式,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沸騰需要滿足兩個條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沸點和__________有關,氣壓越高,沸點__________,例如,高壓鍋里,水的沸點約為120℃;高山上,水的沸點______于100℃。
8、液化有兩種方法,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常見的液化現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戴眼鏡的人從溫暖的室內走入寒冷的室外,眼鏡片上________產生小水珠。夏天,開空調時,車窗_______表面容易產生水珠,冬天,開暖氣時,車窗________容易產生水珠,這都是空氣中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玻璃_______形成的。
9、常見的凝華現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見的升華現象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拿出干冰時,周圍會產生白霧,這是一種______________現象,原因是干冰___________吸熱,降低__________的溫度。
第四章
1、能夠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___________,________星是光源,月球和土星________光源。光在________________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典型的例子有(至少寫5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光線在物質世界中______________,這是一種____________法。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_______________,合_______________km/s 。光在_________最快,只能在________物質中傳播,遇到不透明物體,光會____________。光比聲音傳播得快很多,因此,______看到閃電,________聽到雷聲。
2、光在不同物質的表面上可以反射,反射的種類有__________和_______反射等,都______反射定律。反射定律的內容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反射發生在____________的表面上,各個方向_________看到,感覺較_______;鏡面反射只能在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上看到,感覺很__________,其它方向________看到。下雨后,地面有積水,迎著月光走,感覺很亮的是_________,感覺暗的是_______;背著月光走,由于鏡面反射產生的反射光不可能進入人眼,所以,_________的是水洼。
4、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有:像和物體關于鏡面_______;像和物體的大小____________,左右___________,像和物的連線和鏡面___________,到鏡面的距離________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人遠離鏡面,像________鏡面,像的大小______。
笑笑在驗光室測視力,視力表離鏡子3m,她通過鏡子看視力表,距離為5m,則笑笑應該坐在離鏡子__________m的地方。
第5部分,實驗(請仔細閱讀課本實驗內容,并復習《知能》)
1、閱讀課本77頁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卻使用玻璃板成像,這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應選用較薄的玻璃板,這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點燃的蠟燭是物體,未點燃的蠟燭處在___________的一側,應該從__________的蠟燭一側透過玻璃板觀察像的位置。
2、閱讀課本73頁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其中圖4.2-3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課本59頁實驗,研究水的沸騰時,圖3.3-2加上紙蓋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水浴法(在燒杯中加一個裝水的試管),試管內的水是否能沸騰?____________。
4、閱讀課本23頁的實驗,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讀刻度尺的長度時,需要估讀到_________________,如小車從90.0 cm的刻度開始下滑,金屬片的位置為10.0 cm的刻度處,s1的讀數是____________。斜面坡度很小,所用時間較__________,則容易測量時間,因此誤差較_________。如果小車釋放后才按表計時,所記時間較__________,根據公式___________可得,計算出的平均速度將偏___________。
第6部分: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