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老師在提到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時,總會這樣說:“這些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總是不集中,不是和旁邊的同學說話,就是打擾其他人學習,實在沒人理他,她就在下面擺弄玩具。”孩子的家長也無奈地表示:“我真懷疑他們的屁股是尖的,就是坐不住。”“我的孩子是不是多動兒呀?”
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自已家孩子很聰明,但就是做起事來沒有耐心。剛開始玩積木不到幾分鐘,又去玩電子游戲,畫畫才學兩天,就扔下畫筆鬧著要學鋼琴,鋼琴買了,老師也請了,他卻說彈吉他。看著孩子這樣整體漫不經心,做事有頭無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樣子,每個做家長的都會很發愁。其實,孩子坐不住、讀書做事心不在焉,只是表面現象。家長需要發揮“名偵探柯南”的精神,去觀察、了解孩子不專心學習、做事的真正原因。
幾歲到十幾歲孩子的大腦后海處在發育階段,注意力自然比較短。如果小學階段的孩子讀書、寫作業二三十分鐘,就起來動一動、做點別的事情,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時,如果家長期待孩子可以像大人一樣,一兩個小時都在專心致志地做作業,不但不切實際,甚至有些強人所難。其次,由于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家長們把競爭點轉移到了下一代身上。
面對孩子做事不專心、不耐心,媽媽千萬不要急于強制孩子按著自已的想法,馬上進入狀態,按部就班地去做事、學習,這樣很容易激發孩子的消極情緒,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這時,媽媽如果在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講究一點策略,不但會令孩子樂于接受,還會引導孩子養成做事專注又耐心的好習慣。一、放一放、幫一幫、夸一夸 而:漸漸延長孩子專心的時間 三、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 四:讓孩子學會等待 五:用身邊小事來培養孩子的耐心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小事情都可以用來培養孩子的耐心,例如洗碗、拆桌子、收拾房間等。剛開始,孩子會漫不經心的地邊做邊玩,這時媽媽可以站在一邊督促孩子,讓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耐心去完成。
在經歷過小事的鍛煉后,媽媽還應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點障礙,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難的機會。因為耐心是意志堅強的體現,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越能鍛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