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當人們刻意追求某一目標或愿望時,往往不能得償所愿,課時當你心灰意冷,準備放棄的時候,卻會驚奇地發現,你所追求的東西竟然不期而至,其實教育孩子有時也是如此。
我們在孩子身上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父母說東,他就偏要做西,父母說西,她就偏要向東,正面教育的效果往往并不奏效。有句成語說“物極必反”,這時,我們不妨試試欲擒故縱的方法,掌握好時機,適當地縱容孩子的某些心理要求。
自從孩子上學后,東東和妻子就必以前更忙了,每天早晨催促孩子起床,還要幫她穿衣,讓她幫穿衣,讓她吃飯,然后從他去學校,到了晚上,還得督促他學校,寫作業,就連周日,還得送孩子去學繪畫,夫妻倆為了孩子,連電視都很少看,可以說孩子是在夫妻倆的催促聲和期望的目光中成長的。孩子上一二年級還好,很聽話,學習成績也很好,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早晨喊他起床,她懶洋洋地就是不起來,讓她快些穿衣吃飯,她也慢騰騰地不緊不慢,晚上寫作業也不主動,必須關掉電視,硬逼著她卻坐,不然她一看起電視來就沒完,夫妻倆為此真是操碎了心,而孩子也因為這些沒少挨打,可是結果卻是孩子經常和父母吵架,成績也越來越糟。
夫妻倆也很傷心,不明白孩子怎么就這么不爭氣,于是漸漸地也懶的再去管孩子。
有一天早上,夫妻倆沒喊孩子起床,孩子醒來時已快七點半了,她急急忙忙地穿上衣服,飯也沒吃,就讓東東送他上學,東東對孩子說:“爸爸從今以后不能送你上學了,反正你也吧怎么愛念書!”這下孩子著急了,背上書包就往學校沖,妻子本來要去送他,被東東攔住了,晚上,夫妻倆也不再督促孩子學習,放任蛤仔去看電視,到了九點多時,他才想起作業還沒做,急忙要求爸媽關掉電視,東東說:“反正你也不愛寫,別因為作業而耽誤我們看電視了。”
孩子有不會的題來問爸爸,李軍也多半不會搭理他。就這樣一個多月過去了,孩子每天早晨手忙腳亂,經常餓著肚子去上學;到了晚上,父母在看電視,而他一邊寫作業,有不會的問題急得團團轉。
李軍夫婦以為這次可蔫了,沒想到,他造成起來的越來越早,穿衣服也越來越快,漸漸的還能吃些飯再上學。晚上回到家也是寫寫作業,寫完作業后再看電視。結果期考考試成績出來了,孩子竟然考在班內前幾名。
有時候,故意給孩子創造一個不利的教育環境或條件,讓孩子自發式的勞逸結合,,反而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上進心,增強他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