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誤以后,父母一定要冷靜的對待孩子的錯誤,因為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它的背后卻往往沒有那么簡單。也許孩子做錯事的初衷是好的,也許孩子做錯事的確情有可原。
總之,應當盡可能給孩子解釋的機會,以便了解事情的真相,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往往有很多父母在知道孩子錯誤以后,只會責怪孩子,但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責罵孩子之前應該先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當孩子出現錯誤以后,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責罵孩子,而不是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如果父母不管孩子是否做錯了事情,都不問緣由,直接把責任都推到孩子的身上,一味地批評孩子,那么孩子就會父母不信任,甚至是逆反心理,和父母對著干。
所以,父母在看到孩子犯錯誤時,不要劈頭蓋臉就斥責孩子,而是應該先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讓孩子把事情的經過說清楚,然后再定下結論,這樣才能博得孩子的信任和喜歡。
當孩子犯了一個小錯誤是,如果父母單憑自己了解的情況,就對孩子的行為作出一些評價的話,當孩子想要申辯和解釋的時候,父母通常會更加生氣,認為孩子是在狡辯,對孩子說得再多也不信任,孩子自然會感到很委屈,所以,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先不要責罵孩子和下結論,而是應當傾聽孩子的解釋。當我們了解到孩子做那些都是處于好意或者情有可原時,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