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是個對什么都很好奇的小女孩,有一次,她再課堂上聽老師講到蚯蚓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即使被斷成兩截,也可以繼續活下去,甚至有可能分別再生長出完整的蚯蚓,她聽了覺得很神奇,想要自由弄個明白。
于是,她將挖來的蚯蚓斷成兩段,放在家里的窗臺上養了起來。母親發現后非常生氣,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并勒令她她蚯蚓扔出窗外。
這位母親也許沒想過她的這一巴掌會造成什么樣的不良后果,她將一個孩子的大膽嘗試扼殺在了搖籃中,實際上也影響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覺得他的想法不對,行為也是錯誤的,以后也就不會再有這樣的大膽嘗試。其實孩子的大膽嘗試是可貴的,這表示他對一些事物有懷疑,有自已的看法,而他的這些大膽嘗試,也很有可能結出科學的果實,那位母親大概沒有想到,她那一巴掌也許夭折了一個未來的科學家。
蜜粉發音靠的是什么呢?大家一定會回答翅膀,但是一個12歲的小女孩涅利對這個被騙人笑學教材的常識產生了懷疑,并做了大膽的嘗試,提出蜜粉真正的發聲器應該是雙翅根部下的兩個小黑點。為了證明她的觀點,她做了很多關于蜜蜂發聲器的實驗,還得到另外
孩子天生就是積極的,從他們能睜開眼睛那天起,就嘗試著到處看看,當他們能控制自已的行動時,他們開始到處亂爬,到處亂摸,見什么咬什么,什么都想嘗試一下,因為他們還小,很多事情容易出錯,所以每次的嘗試都換來父母的大聲呵斥,什么“不準”、“不要做!”“危險 ”.用各種語言提醒孩子不要去嘗試。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逐漸學乖,不再試圖嘗試一些新東西,認為這樣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等他們再大一點,就會變得該做的事情也懶得去做,產生惰性。
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帶著兒子去游樂園玩,還顯然對那個秋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爸爸見此就將他抱到了秋千上,孩子一做上秋千,秋千就開始搖晃起來,把孩子嚇得大叫起來:“爸爸,我害怕!我不坐了!我會摔下去的!“然而孩子的爸爸卻阻止了媽媽的動作,她溫和地對孩子說:“來,抓住兩邊繩子,就不會掉下來的?!闭n時孩子仍然很害怕,他搜奇身子,不敢動一下,聲音都帶著哭腔了:“不,我害怕!”爸爸見此就說:“那好吧,我抱你下來。但是,我可要先玩一會了!”說著,他把孩子抱了下來,自已坐了上去,他抓住繩子,來回晃動幾下,秋千開始搖蕩起來,而且還越蕩越高,孩子見爸爸蕩得那么高,歡呼了起來:“爸爸,你真厲害啊!”眼里還流露出了羨慕的光芒。這時,爸爸趕緊說:”不要灰心,要想秋千蕩起來,剛開始都要這樣做的。我知道兒子很棒!一定會做得很好,秋千很快就會蕩起來的。媽媽聽出了爸爸的意思,也連忙接著說:“是啊,是啊,我第一次蕩秋千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的?!?SPAN lang=EN-US>
可見,鼓勵孩子大膽嘗試是多么重要。孩子們在嘗試一件新事物時,總會有些害怕的心理,這時如果父母處于保護而阻止了孩子的嘗試,那么孩子想要嘗試的微弱愿望很快就會被破滅,孩子以后也不會有主動嘗試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