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發展,教育理念在更新,父母們對孩子的教育也在不斷變化。
很多父母都開始嘗試用贊揚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且也從中取得了不少成效,教育學家們也認為,正確的表揚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能力。
然而,不少家長抱怨說:“我的孩子不能表揚啊,越表揚越不行。”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并不是“表揚”這個教育方法有什么不對,而是你對孩子的表揚不恰當,沒有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揚孩子。
一位6歲的沈陽將兩塊正方體拼在了一起,合成了一塊長方體,這對于孩子來說本事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在一旁的媽媽看到之后心想:多多表揚孩子總是有好處的。于是媽媽趕緊逮住了這個機會就表揚沈陽說:“兒子你真能干啊,干得不錯!”而沈陽想的是:“這么簡單就能得到表揚啊?那我以后也不用太努力了。”可見,媽媽的這個表揚就非常不恰當,她這是為了表揚而表揚,完全不加選擇,事無巨細,什么都干活了。“孩子聽到媽媽的表揚,覺得很高興,表揚孩子,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表揚來得太容易,多需要經過什么努力,自然就起不到積極的作用。而且這樣的表揚還容易讓孩子對表揚變得遲鈍、麻木,讓表揚起不到它該由的作用。同樣是表揚,下面這位媽媽的表揚就非常恰當了,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有一天,媽媽下班回家,看到女兒姍姍將家里曬在外面的衣服全部收了進來并已經疊好了,媽媽進屋的時候,她正準備放進衣柜中,媽媽見此不禁高興地鬼姍姍說:“真不錯啊,把家里的衣服都收疊好了,媽媽真高興,你已經能主動幫家里干活了。”孩子聽到媽媽的表揚,覺得很高興,也很自豪:“我以后也會幫媽媽干更多的家務活!”
這位媽媽的夸獎就很恰當,真正激勵了孩子,讓孩子對自已充滿了信心,這種時候,如果表揚不恰當的話,容易讓孩子產生懷疑,比如媽媽如果這樣贊揚孩子:“能幫媽媽收衣服啦,真是孩子!”這樣的表揚涉及了孩子的人格,會讓孩子做這樣的聯想:原來我幫媽媽收衣服就是好孩子啊!這樣,孩子如果一旦遭到了失敗或挫折,就會對自已產生懷疑:這次我沒做好,是不是就是壞孩子了呢?這樣的自我懷疑讓孩子需要通過別人 對她的評價,才能肯定自已的價值,這樣的表揚對孩子的成長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如果夸孩子聰明、漂亮,孩子會因此而產生惰性,覺得自已是個天字驕子,就算不努力也能得到自已想要的。所以,大人對孩子的表揚一定要恰當,否則只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