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理財的觀念呢?不管你的兒子正在牙牙學語,還是已在幼兒園開始認字,還是已滿12歲正步入中學,如果你在此時,沒有對她進行正確的理財教育,搞不好將來某天你就會大吃一驚——也許每個父母都會抱有僥幸心理,心想我的兒子將來不會如此把?可這畢竟是一種僥幸心理,如果現在你給予兒子的太多,幫她做得太多,這種過多的溺愛,又怎會不把兒子培養成一個毫無金錢概念,花錢大手大腳,并且無獨立生存能力的人呢? 孩子生活在這樣一個富裕的時代,是他們的幸福,但同時這也意味著父母要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而這也正是很多父母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有句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理財教育也是如此,父母只要抓住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因此,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在生活中教會孩子這樣一個道理:人生不可能同時擁有一切。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先給出兩個選擇:比如問孩子:“想要傳藍外套還是黑外套?”想吃肯德基還是中國餐?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還應擴大選擇的數量,引導孩子能夠獨立面對三四個選擇,或者五六個選擇。除了給予孩子足夠的選擇外,父母還必須教孩子理解一個關鍵的道理:人生中的正確選擇不止一個,總可能有比現在更好的選擇,但一旦在多個選擇中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就必須遵守和堅持。
家長可以讓男孩學會等待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通過等待得到的東西,比只靠不斷要求而得來的,感覺更好。因此在生活中,讓男孩學會等待,是理財教育的重要細節之一。
家長也可以讓男孩學會用自已的錢去實現愿望 僅僅依靠“拒絕“等方法來管理和培養孩子是困難的,尤其對那些心太軟或不拘小節的父母更是如此,比如全家外出剛吃完方,你的孩子又提出想去買玩具或糖果,這時,如果你只是簡單地拒絕孩子,就會引來她今后不斷地抱怨你。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讓孩子用他自已的零用錢積蓄去實現自已的愿望。
首先,你要清楚零用錢是孩子自已的,即便孩子想用零用錢你認為是商店李最丑的一件襯衫,你也得同意。其次,別把給孩子的固定零用錢與她該做的一些勞動綁在一起,你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已任何的一點付出都應有回報,這樣,你就會陷入難堪境地,最后不得不采用“強權手法”或“訴諸武力”而你的孩子vi后則會一只抱怨你不守信用。